東南網5月23日報道(本網記者 陳薪宇)近日,《廈門經濟特區電動自行車管理若干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向市民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廈門擬于明年在廈門島內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但允許郵政、快遞等特殊行業在島內使用電動自行車,以有效化解最后一公里的民生保障問題。
目前,《草案》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自《草案》公布之日起至5月31日,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信函將意見寄至廈門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或通過電子郵件將意見發送至chencongyi@xmrd.gov.cn。
電動自行車是否禁止,既考量著復雜的國情民情,也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執政智慧。連日來,廈門島內擬禁電動車的話題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網友熱議 觀點不一
不少網友支持禁止電動自行車,他們認為電動車安全隱患多,影響城市交通秩序。“目前廈門的不少電動車在路上橫沖直撞、逆行、闖紅燈。”網友“SUMMER”說,“我在人行道被電動車撞過兩次,膝蓋到現在都沒好,我強烈支持禁止電動自行車。”
網友“阿蜜果”也表示,舉雙手贊成禁止電動車,“滿大街亂跑,既然整頓不了,就禁止!反對的親,捫心自問一下,你們有多少人騎車霸占最右側機動車道的?有多少人闖紅燈的?”
網友“大至若魚” 則指出,目前真正的爭議在于電動車不守交規,制造了許多本來不應該有的交通事故,“既然引發了如此多的事故,不如發展公共交通”。
持反對觀點的網友則提出,法規不應當一刀切,要考慮現實民眾出行情況和公共交通狀況。“網友小溪里的蝦米”說:“完全禁止當然不合理,反正我支持電動車上牌。如果違反交規,該罰款就罰款。”
“電動車禁止不現實,都在說電動車沒事馬路上橫沖直撞,那也只是一部分好嗎?別一棒子拍死一群人!就像有的小車駕駛員開車跟開飛機一樣,那也只是一部分。”網友“扎西信何”說。
還有網友提出,禁電動自行車應該建立在公共交通完善的前提下。網友“迷糊”就說:“支持禁電動車,但應該在完善居民的出行交通工具之后,比如添加更多的便民自行車、地鐵、合理的公交專用線路等。”
網友“rmaoshan”則建議,應開辟非機動車道,將電動車和自行車納入其中,“相信只要有專用道,會有更多人選擇騎行”。
島內居民 家長頭疼
作為受政策影響最大的廈門島內居民,觀點也是針鋒相對。不少市民拍手叫好,認為禁令可以減少安全隱患,讓廈門交通秩序更好;也有不少人表達了擔憂,認為禁止電動車將造成生活不便。其中,從事個體經營的小店主、外賣從業者、接送孩子的家長認為受影響很大。
“封殺電動車,真的傷不起啊!”市民林先生說,“做小生意,每天都要去第八市場進點貨,坐公交拿不了那么多貨,打車打不起,汽車又沒地方停,只能用電動車。電動車就是因為方便又經濟,才有很多人用。如果送水、送煤氣和外賣的一些行業也都禁止,那讓這些從業人員怎么辦呢?”
每天騎電動車接送孩子的上班族王女士也表示,電動車禁令讓不少家長很頭疼,“全市有多少所小學?又有多少小學生是家長用電動車接送的?現在堵車嚴重,只要注意安全,電動車確實比汽車方便又經濟,如果都坐公交或都開私家車接送孩子,造成的不便和道路擁堵也是個問題。”
此外,也有不少市民認為,禁不禁解決不了問題,關鍵還是要多做交通安全宣傳,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整體的出行素質。
整治禁止 如何抉擇
此前,深圳、廣州等地方開展“禁摩限電”行動。許多媒體進行了報道,引起全國范圍沸沸揚揚的大討論。如《人民日報》有文章認為,電動車考驗社會管理,不應一禁了之;《新華每日電訊》觀點認為,封殺電動車是公共治理手段的極端化;《中國青年報》報道認為,禁電動自行車最沒有技術含量;《法制日報》文章認為,全面禁止應是城市治理最后選項。
針對廈門島內擬禁電動車的做法,知名時評人郭元鵬表示,電動車不是道路安全危險的禍端,違規行駛和安全標準不一才是威脅道路安全的問題所在。任何車輛都有發生危險的可能,公務車、公交車、大巴車概不例外,如果因此禁行,那老百姓的路權從何談起?對于這樣的懶政產物,有必要提醒:電動車需要的是整治,而不是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