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福建省將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力爭到2020年實現基本無拖欠。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鐵路、電力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建設領域全面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逐步將實施范圍擴大到其他易發生拖欠工資的行業。
落實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
省政府辦昨日發出的《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明確,我省將建立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辦法,對一定時期內未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實行減免措施,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適當提高繳存比例。
設區市、縣(市、區)兩級人民政府要完善和落實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有條件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也要籌集一定規模的欠薪應急周轉金。對企業一時難以解決拖欠工資或企業主逃匿的,在依法處置的同時,及時動用欠薪應急周轉金、欠薪保障金或通過其他渠道籌措資金,先行墊付部分工資或基本生活費。有條件的地區要增加欠薪應急周轉金規模。
對長期拖延工程款結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設單位,有關部門不得批準其新項目開工建設。對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拖欠工程款并引發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要追究項目負責人責任。
企業欠薪將上“黑名單”
《意見》提出,引導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嚴厲打擊采取非法手段討薪或以討薪為名達到其他目的、虛報冒領等違法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要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我省將對欠薪失信行為實行聯合懲戒。建立拖欠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將嚴重失信信息納入福建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以及行業主管部門信用評價體系,由多部門依法依規向社會公布,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生產許可、履約擔保、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格局,提高企業失信違法成本。
禁以工程款未到位為由
克扣拖欠農民工工資
施工總承包企業和工程項目部應留存每名農民工身份證、勞動合同書等復印件,逐步實現信息化實名制管理。
我省實行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在工程項目所在地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賬戶,專項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建設單位應將工程款中的人工費比例部分單獨撥付到施工總承包企業開設的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賬戶。
施工總承包企業或分包企業項目部應為農民工申辦銀行個人工資賬戶并辦理實名制工資支付銀行卡,委托銀行按月足額將工資發至農民工個人工資賬戶。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要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
在工程建設領域,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為由克扣或拖欠農民工工資,不得將合同應收工程款等經營風險轉嫁給農民工。
(記者 何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