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圖
記者昨日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7月,連江東洛島以西海域將建3萬畝“海上牧場”,打造育苗、養殖、水產品加工、漁業銷售、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模塊式商業運營漁村,將羅源灣打造成福州海灣游艇旅游文化后花園(半小時生活圈)。
海上牧場(連江)養殖綜合示范基地項目共分為3期建設,預計7月份開始動工,工期為3年。“海上牧場”項目首期用海面積為1萬畝,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建造半潛式多功能防波堤3000米、鋼筋砼新式網箱20萬個,項目集育苗、養殖、水產品加工、漁業集市、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海洋綜合體。一期項目建成每年可向市場提供鮑魚33050噸(產值264400萬元)、石斑魚18000噸(產值108000萬元),合計年產值將達372400萬元人民幣,可解決3萬人的就業,同時為羅源灣退養后尋找新的外海化、深海化養殖轉移。
“海上牧場半潛式多功能防波堤的建成可抵抗18級臺風,而當赤潮來臨時,網箱可下沉6米,一般赤潮在4米以上,這樣就可使魚類避免受到赤潮的污染。”建造方相關負責人許是勇表示,另外,還配備了水上安全監管員、海上保安以及海上巡邏艇確保漁民們在島上的安全。
“海上牧場”項目可根據不同使用要求,設置淡水艙、污水處理艙和二水貯存艙等并按船舶工程的要求,對生活污水和含油水進行凈化處理,實現無污染排放。海上牧場水、電可通過水下管道電纜由陸上直接接入供應,也可采用高新技術(風能、太陽能、潮汐能、海水淡化)確保水電正常供應。
“海上牧場”是將海上養殖由分散化整合為集約化,組成集團化管理模式,實現海上養殖業現代化,使海水養殖業更加繁榮昌盛,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同時徹底解決“退耕”后羅源灣養殖戶的“退路”問題。
建造方相關負責人許是勇指出,“海上牧場”實現養殖水域外海化,同時,將羅源灣打造成福州海灣游艇旅游文化后花園(半小時生活圈)。
(記者徐昕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