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小流域及農村水環境整治計劃
提出“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化”
東南網7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琳) 近日,我省出臺《福建省小流域及農村水環境整治計劃(2016—2020年)》,標志著全省水系治理向縱深、向源頭、向治本全面推進。
小河水凈才有大河清。福建河流眾多、水系密布,自成體系、獨流入海,數百條小流域如毛細血管般分布在主要干流的上游。實現小流域“水清、河暢、岸綠、生態”,對保障全省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計劃》提出:
——一年打基礎。到2016年底,完成小流域水質監測普查,確定整治方案;基本消滅垃圾河,八大生豬養殖重點區域的小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三年見成效。到2018年,匯入12條主干流及直接入海的小流域消除劣Ⅴ類水體,省級考核的重點整治小流域消除劣Ⅴ類水體,消滅“牛奶溪”。
——五年大變化。到2020年,全省小流域Ⅲ類以上水質比例達到90%以上。
如何實現目標,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綠色福利?《計劃》給出了九個方面30條具體措施,要求構建“黨政主導、部門聯動、企業施治、社會參與”的水環境保護新機制,從推動農業污染整治、強化農村生活污染治理、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全面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開展小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強化環境監測與監管執法等方面著手,強化重點攻堅,落實屬地責任,緊抓不放、久久為功。
針對一直困擾小流域水環境保護的農村畜禽養殖問題,《計劃》要求根據當地流域環境容量,調整優化養殖業布局,加大力度逐年壓減畜禽養殖量。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存欄5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可養區內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
為控制農村面源污染,《計劃》要求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到2020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試點建立農村定點有償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和廢棄農膜站點,到2020年,農膜回收率達80%以上。
為了妥善處理農村生活垃圾、保障飲用水安全,《計劃》提出2016年底前,建制村生活垃圾處置覆蓋率達到40%以上,2018年底前達到90%以上并完成農村積壓垃圾清理任務。2016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供水人口200至1000人的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的劃定。
嚴格環境準入、加強重污染行業整治,同樣刻不容緩?!队媱潯芬髧栏衤鋵嵣鷳B紅線管控制度,一級紅線管控區禁止不符合管理要求的開發建設活動,二級管控區內嚴禁損害主導生態功能和不符合生態保護方向的建設活動。2017年底前,力爭完成氮肥、印染及造紙等行業高污染、高能耗生產線的技術改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對于小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計劃》要求推進“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2016年治理河流600公里、基本消除垃圾河,2018年河道保潔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全省完成封山育林1000萬畝,水土流失率控制在8%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