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6月27日電 據澳洲網報道,年僅21歲的卜博娜面臨一個很艱巨的任務——調查少年和年輕男人的性健康狀態以及他們對家庭暴力的看法?,F在,卜博娜居住在印度尼西亞,此前她從未涉足亞洲地區。
卜博娜表示,這件事困難重重:“首先,我是個女性,其次我是個白人,并且我也不會說當地語言。”卜博娜為何要離開自己的國家,來到這里接受挑戰呢?卜博娜表示,自己想要挑戰自我。這就是卜博娜選擇來到此地的原因。
據悉,卜博娜來自墨爾本,本是澳大利亞維州大學的一名學生,她參與了由政府資金支持的一個對外交流學習項目,該項名為新科倫坡計劃(New Colombo Plan),其目的地為35個亞洲城市。
在過去3年中,有超過1萬名澳大利亞學生參與了這一學習項目。卜博娜說道:“我認為這一項目很有益處,同時我也想到發展中國家工作,所以我在所有的選項上都打了對勾。印度尼西亞非常好,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家?!?/p>
這項交換計劃是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Julie Bishop)強推得項目之一,目的在于通過增進鄰國經濟,使得澳大利亞下一代人能夠與更多國家建立聯系。
雖然督促澳大利亞學生去海外留學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但是學者擔心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亞洲學生則不能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亞文化。同時,最多僅有6%的澳大利亞學生有學習亞洲語言的計劃。
不僅是學生之間,在社會上也廣泛存在對亞洲及其文化的了解的問題。柏慈曼是耶魯大學的知名的研究日本歷史的專家,他曾在布里斯班長大并且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上學。當他回到澳大利亞的時候,他驚訝地發現,書店中人頭攢動的地方還是歐洲史部分,而并不是中國文化史這一部分。他說:“如果說在英語國家中,哪一個最需要了解亞洲文化,那一定是澳大利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