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6日電 據澳洲網6日報道,澳大利亞維州傳統重工業的繁榮期漸成歷史,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失去飯碗的工人,他們要么轉行投身如教育、醫療服務及零售等其他行業,要么淪為失業者。
美國鋁業公司(Alcoa)位于吉隆(Geelong)附近的Point Henry電解鋁廠于2014年倒閉,而維州生產的最后一輛福特(Ford)汽車也于去年10月7日走下生產線。大量維州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他們該何去何從呢?兩位工人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觀點。
尼克(Nick deGiorgio)曾在吉隆的福特沖壓廠工作了25年,工廠倒閉后,他四處求職,現在他成為一家快遞分公司的負責人。
尼克說:“人們早已不再購買澳洲制造的汽車,工廠倒閉的時候,我以為我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認為制造業已經死了,但實際上這里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你所做的就是睜大眼睛,做好準備?!?/p>
尼克表示,他的新公司讓他開闊了視野,讓他看到了小型制造業與物流服務業的光明未來。
而曾在美國鋁業旗下維州工廠工作了14年的達米安(Damian Young)也曾一度失業,現在他與妻子在吉隆合開一家童裝店。
他和妻子育有3名子女,孩子們都還不到7歲。達米安透露,他以前在美國鋁業旗下工廠的很多同事都只找到臨時工的工作。他說:“吉隆并沒有很多仍有空缺的全職工作,從一個冶煉廠工人的角色迅速轉換為醫療行業從業者幾乎并不可能?!币蚨?,達米安希望政府能夠為這些工人提供更多培訓機會,“有些人可能想要上大學……如此他們才能更容易找到一份全職工作,而不是一直打零工,毫無生活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