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5月29日電 據澳洲新快網報道,在澳洲房地產市場海外投資激增,中國買家似乎占據著舞臺中心。目前,中國買家是澳洲住宅及商業地產的最大海外買家群體。
近日,地產專家表示,一些地區房價高是因為長年價格的不斷上漲,卻把中國買家當成了房價高漲的替罪羊。
地產專家公布了澳洲對中國買家的六大誤解:
1. “海外中國投資者推動房價高漲,使得澳洲首次置業人群買不起房”
實際上一般情況下,中國投資者和澳洲首次置業人群購房目標不同。
在墨爾本,中國投資者大多中意CBD的新公寓,或者華人聚居的郊區住房,例如Box Hill和Glen Waverley區。
大部分購買已建住宅的已經移民澳洲或者澳洲出生華人后裔。
確實,一些區域的澳洲首次置業人群需要與中國買家競爭。但是年輕澳洲買家一般偏好于內城區Prahran,Brunswick,St Kilda和Richmond區的已建公寓,排屋和半獨立屋。
海外買家在經過批準后,可以購買新公寓或排屋。擁有特別臨時簽證的海外人員可以購買已建物業居住,但是離開澳洲時必須將其賣出。
2. “中國買家超有錢,拎著裝著滿滿鈔票的箱子來買房”
ACProperty地產主管Esther Yong表示,大部分中國買家購房目標平均價格在50萬澳元至80萬澳元之間。
她表示,很多人都以為中國人都拿著裝滿鈔票的箱子走進來就買房,這其實很少發生。
因為新聞報道的都是中國人購買500萬澳元、1000萬澳元、2000萬澳元的房子消息,但是沒人會報道買了50萬房產的新聞,所以給澳人留下中國人都很有錢的印象。
中國買家花錢時十分謹慎,不會過度支出。
3. “中國買家會高價買房,超過房屋價值”
一些澳洲賣家以為可以把房子高價出售給有錢的中國買家,大賺一筆。但是情況不是這樣。
中國買家覺得房屋有價值,或者擁有獨特特征時,會多付錢。但是澳洲買家也會這樣。
Yong表示很多中國買家在澳洲都有家人或者朋友,會幫助進行市場調查。
4. “中國買家不考慮居住面積”
根據針對150家地產中介期房銷售調查發現,中國買家購房不考慮小戶型公寓。
沒有一個地產中介稱其中國客戶想買50平米以下的公寓。
5、“中國投資者空置公寓和住宅,不追求租金回報”
Yong表示,投資公寓的中國買家一般都會把物業出租,但是有意移民澳洲的中國買家會把大別墅空置,這樣搬家時物業還是新的。
很多買家都會在購房前,上網查看潛在的區域租金回報率。
6.“大多中國買家都不買帶4的房子,做決定時數字占大頭”
因為中文發音的關系,數字8象征吉利,數字4似乎不詳。
確實,少數中國買家可能會多付一點點錢,把價格卡到888888澳元,但是更多的人主要依據物業情況來定房價,特別是年輕中國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