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5月23日電 澳大利亞四家大型銀行(澳洲聯邦銀行、澳新銀行、西太平洋銀行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空頭頭寸今年總計飆升50%,至逾90億澳元(64.9億美元),為六年前監管部門開始編制這一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不斷增加的壞賬、下滑的利潤以及圍繞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擔憂引發了數量創紀錄的做空澳大利亞銀行股的交易。對沖基金正在押注一類顯示澳大利亞大型銀行可能陷入困境的風險極高的交易。做空者賣出從其他投資者那里借入的股票,以期之后以更低的價格買入這些股份,進而從中獲利。
穆迪預測,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令鋼鐵企業到奶牛場等公司的貸款違約風險上升,銀行利潤下降,壞賬較紀錄低點大幅上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和瑞銀(UBS)的銀行業分析師表示,他們認為澳大利亞銀行進一步削減派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澳大利亞銀行屬全球盈利最高的銀行之列。因其高股東回報,長期以來一直是股市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