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我省這一良好開局透露出什么樣的發展信號?其中蘊藏的經濟信息又該如何解碼?
透過增速看工業:緩中趨穩,結構向好
東南網5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賢偉)前不久,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有關數據公布。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2606億元,同比增長7.7%。整體運行情況好于全國,增速高于全國平均1.9個百分點,居東部第二位、全國第八位。
盡管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實現良好開局,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去年同期仍回落1.6個百分點。隨著增速的放緩,又能從中把握工業運行的哪些信號?
工業經濟緩中趨穩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1至2月回升0.4個百分點,3月月度增加值更是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1044億元,同比增長8.4%。工業運行整體呈現緩中趨穩的態勢。
從工業用電量這一指標上即可見端倪。一季度,全省工業用電量2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04%,在1至2月用電量同比下降6.1%的情況下實現“扭降為增”。其中,3月全省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97%。
根據用電大戶情況分析,270家工業存量大客戶3月用電量同比增長15.2%,一季度累計用電量同比下降0.3%,降幅收窄,其中3月用電量同比增長超50%、100%的企業分別增加到83家和56家。
同時,工業投資增速呈回升趨勢。一季度,全省完成工業投資1360億元,同比增速由1至2月的0.7%升至9.7%。技改投資的降幅亦大幅收窄。一季度,全省技術改造投資完成675億元,同比下降4.9%,降幅較1至2月收窄26.2個百分點。
一些重點行業的平穩增長,為工業運行緩中趨穩提供了支撐。
“食品、紡織等消費類行業受居民消費剛性需求的拉動,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達12.8%和11.1%。”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
這其中,一批新項目投產達產,提供新的增長動能。比如,莆田華峰生態科技紡織產業園項目不斷加快建設進度,1#-8#廠房一季度實現竣工并部分投產,今年5月全部投產,9#-20#廠房將在年內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成為莆田乃至全省紡織新材料產業龍頭。
作為全省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的機械裝備行業,則在總體上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企穩回升態勢,一季度完成工業產值1599億元,同比增長10.6%。
尤其令人關注的是,汽車產銷快速增長,產值同比增長14.5%;工程機械處于需求端降幅收窄過程,銷售有所企穩,產值同比增長8.9%,裝載機、壓路機產量降幅分別比上年同期收窄37.9和22.1個百分點。
此外,記者從省經信委了解到,3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為17242家,比年初凈增468家。規模企業的增加,為工業經濟運行基本面保持總體平穩夯實了基礎。
產業結構繼續向優
1至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58.28點,較去年同期提高13.34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08億元,同比增長3.4%,高于全國平均2.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303億元,同比增長17.9%,高于全國平均13.1個百分點。
效益持續提升的背后,是結構的不斷優化。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48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5.8個百分點。
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過程中,電子信息產業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亮點之一。
據統計,電子信息產業一季度完成工業產值1237億元,同比增長14.2%。同期,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工業投資135億元,同比增長152%,相對三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15.3%的增速,遙遙領先,呈現高速增長。
一季度,京東方光電科技完成投資超5億元,聯芯集成電路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天馬二期項目完成投資13億元,電氣硝子項目完成投資4.8億元……聚焦補齊“缺芯少屏”短板,布局于福州、廈門、莆田的幾大電子信息產業大塊頭,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升級的主力軍。
新舊動能的轉換,不僅要依靠新興產業,也離不開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記者從泉州了解到,傳統行業中不少龍頭企業找到轉型突破點,保持穩健發展。比如,安踏通過并購,成為國內首個突破百億元的運動品牌,開春后訂單充足,一季度銷售同比增長20%以上;利郎通過引進日韓、歐洲設計師,建設核心研發團隊,一季度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九牧廚衛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對接和整合全球高端設計資源、引進國際先進生產管理系統、打造電商O2O平臺等方式,開展全方位創新,一季度實現營收5.8億元,同比增長29.3%。
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初以來,以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改造為主的新增長點項目進展良好。一季度,824項省級工業新增長點項目新增產值33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1.1%,超序時進度6.1個百分點,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約40.8%,并為結構調整蓄積了更強的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