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中澳頭條
“中國經濟危機論”可以休矣
分享到:
2016-05-03 11: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月 黃藝

人民日報海外版5月3日電 近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會主席沃倫·巴菲特在2016年股東大會上表示,索羅斯認為“中國債務可能重蹈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的覆轍”是擔心過多了。對此,專家指出,無論從現實還是歷史經驗來看,中國都不符合經濟危機的條件,完全有能力應對結構轉型中出現的問題。

①并不符合危機條件

說中國經濟危機的人多是在臆測,因為事實根本不支持他們得出這一結論。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所長權柄熙指出,經濟危機一般應滿足4個條件:經濟負增長、企業負收支、房地產泡沫造成金融機構連續破產、外匯大量流出造成外匯持有量劇減,中國經濟的現狀不符合其中任何一項,因此,說中國經濟危機其實是一個誤會。

仔細對照這些條件可以發現,中國與經濟危機完全不沾邊。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7%,增速位居世界前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421.5億元,同比增長7.4%;3月份,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2033413億元,同比增長16.6%;外匯儲備由降轉升,達到32125.79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02.58億美元。

而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也不具備爆發經濟危機的條件。相關人士指出,當前中國外匯儲備充足,人民幣匯率穩定,不會出現此前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中國也并未出現“日本病”的3個指標特征:房地產價格暴跌、股市崩盤、本幣對外暴跌;中國金融衍生品處于初級階段,不符合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金融工具過度創新的條件。

“通過全球經濟的比較分析也可以看出,說中國經濟危機是言過其實了。當前,中國經濟增速維持在6.5%-7%之間,全球經濟增速在3%左右,中國經濟的世界貢獻率超過25%,在全球屬于‘優等生’。如果說中國要發生經濟危機,那么在這之前應該有很大一部分國家已經出現了危機,事實上我們并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②債務問題完全可控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有些人肆意“唱空”中國?專家指出,不少“唱空”中國、說中國經濟危機的人是在“雞蛋里挑骨頭”、故意放大一些問題,債務問題就是他們“唱空”的一大“噱頭”。

“不可否認,當前中國的債務的確給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這里面最主要的還是企業債務的壓力較大,但這種壓力并沒有大到能讓中國出現經濟危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趙錫軍說。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中國的債務率并不嚴重,結構優化后風險不大。從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5年報告中所披露的2013年全球債務情況來看,中國在整體債務率上并不是太高,而是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對于當前的債務問題,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穆迪董事阿特西·謝斯認為,中國政府不僅了解情況,而且有工具和意愿來應對“杠桿”問題: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增長前景依然強勁;另一方面,中國的債務大部分是內債,而非向外借貸,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目前,我們依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去解決債務問題。短期來看,對存量債務可以利用債轉股、資產證券化以及并購重組等手段降低債務成本、緩解債務壓力;長期來看,改善融資結構是最重要的解決方法,要擴大直接融資,特別是擴大股權融資,這可以將債務的風險及時地通過市場表現出來,進而減少向其他企業及整個市場的傳導,實現對風險的隔離。”趙錫軍說。

③市場看好未來發展

相比不負責任的“唱空”言論,市場上理性的看法更值得關注。近日,巴菲特表示,他對中國經濟的正面預期從未改變,對中國的長遠發展依然有信心,相信中國的發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好。

“巴菲特的這一說法是十分合理的,他說出了一些人沒有說出來的事實。”趙錫軍說,這是基于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得出來的結論,在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依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各項經濟指標表現良好,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卻有部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訴求而故意忽略這些,是典型的“罔顧事實”。

趙錫軍進一步指出,應該認識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不掌握在別人的手里,外界的“唱空”言論只是在嘩眾取寵。面對這些,我們更應該做好自己,按照中國既定的節奏去發展經濟。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要認清自身的優勢,同時也不回避發展中的問題,通過有序的宏觀政策調控、推動“雙創”以及“三去一降一補”等積極措施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

事實上,隨著中國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能力的增強,外界對于中國經濟的“肯定”也越來越多。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多家機構已表示看好中國經濟;瑞士銀行也將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6.2%提高到6.6%;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表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因帕拉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人畢曉普認為,今后兩年,中國經濟狀況會比人們認為的要好得多。

熱點新聞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