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八閩鄉音
兩代鋼琴演奏家隔空60年獲同一獎項:穿越60年的鼓浪嶼琴聲
分享到:
2016-04-20 15:3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黃藝

在第32屆斯美塔納國際鋼琴大賽中,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的吳哲嫻勇奪青年組冠軍。60年前,來自鼓浪嶼的殷承宗參加了同一賽事;60年后,17歲女孩傳承了鋼琴之島的傳統

穿越60年的鼓浪嶼琴聲

吳哲嫻在頒獎儀式上。

東南網4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3月底,經過評委會的嚴格甄別、評比,來自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的吳哲嫻勇奪第32屆斯美塔納國際鋼琴大賽17-20歲青年組的冠軍。這創造了中國選手在此項賽事的最好成績。此前,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文聯委員、中國音協理事李名強曾在1957年獲得該賽事獎項。

作為歐洲鋼琴頂級賽事之一,斯美塔納國際鋼琴比賽每隔兩年舉辦一屆,每次都吸引歐洲、亞洲等各國近百名鋼琴演奏者參加。為了紀念捷克著名音樂家斯美塔納,2002年后的比賽均在其故居所在地捷克的佩爾森(Plzen)舉行。

吳哲嫻的指導老師、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的李婧透露,廈門籍著名鋼琴演奏家殷承宗也曾經參加過此項賽事。吳哲嫻的獲獎就像是兩代鼓浪嶼音樂人跨越時空的緣分。

年輕師徒的鋼琴緣

作為中央音樂學院唯一設立在地方的附屬學校,鼓浪嶼鋼琴學校非常年輕,2007年才開始正式招生。

2008年,吳哲嫻成為鼓浪嶼鋼琴學校的第二屆學生。當時李婧剛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不久。作為第一個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的福建人,李婧選擇了漳州老鄉吳哲嫻。

這對年輕的師徒開始了在鼓浪嶼的音樂情緣。當年進校的時候,吳哲嫻正在念小學四年級,卻已顯露出父母和哥哥都沒有的音樂天賦,七歲才開始練琴的她已經過了鋼琴業余十級。

除了天賦,李婧對于吳哲嫻的勤奮印象深刻。“學校要求的每周練習量是3首,她會主動加到5首以上。規定每天的練琴時間是6小時,她會在每天午休時間加練1.5小時。”

在老師的指導下,吳哲嫻逐步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演奏,那就是輕靈優美的風格。

“1號魔咒”磨煉抗壓能力

2012年,吳哲嫻參加了第一次專業比賽——“海南之聲”杯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沒有經驗的吳哲嫻遭遇了失敗。“當時抽到了晚場的1號,由于緊張,發揮失常,一下臺,到門口我就哭了。”吳哲嫻說。但李婧沒有責怪她,反而鼓勵安慰她,幫助釋放壓力。

經歷了難忘的第一次,吳哲嫻在賽前準備上做得更加細致了。“李老師訓練我們應變能力,要求我上手就能彈,能很快地進入狀態。”吳哲嫻就在每一項的賽事中積累經驗。

有意思的是,吳哲嫻在重大比賽中經常抽到1號簽。這個位置非常尷尬,不僅容易緊張,而且對評分也不利。“開玩笑地說,我有一號魔咒。但是這樣的經歷非常能夠鍛煉抗壓能力。”吳哲嫻笑著說道,“在比賽前一天我會讓自己緊張起來,回想曲目的每一個細節,這樣到比賽當天反而會放松下來。”

這次斯美塔納比賽雖然沒有再次陷入“1號魔咒”,但是第一次面對著這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優秀選手,吳哲嫻心態不錯,在十幾天的賽程中,她還抽空游覽了捷克。

大師云集指點迷津

由于賽事要求,參賽選手的演奏曲目必須包括斯美塔納的音樂作品。吳哲嫻根據自身的演奏風格,選擇了5首斯美塔納的作品做了精心準備。

在頒獎儀式及獲獎者匯報演出上,佩爾森音樂學院院長、大賽組委會主席Miroslav Brejcha特別詢問吳哲嫻:“是不是在捷克當地出生的?”當得知她是第一次接觸斯美塔納的音樂時非常驚訝,由衷地贊賞她對音樂的理解力。其他評委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說她的演奏非常美,音樂的句子段落處理得很仔細,基本功扎實。

吳哲嫻的成功絕非偶然。在鼓浪嶼鋼琴學校,吳哲嫻不僅接受了嚴格的技巧訓練,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還幫助她全面提升整體素養。例如樂理、視唱練耳課程鍛煉音樂基礎能力,還有音樂欣賞等課程夯實音樂解讀能力。吳哲嫻如魚得水般地快速成長起來。

作為直屬學校,鼓浪嶼鋼琴學校和中央音樂學院一起共享師資,其中包括國內頂尖師資,還有相當多其他院校很難接觸到的國際鋼琴名家。吳哲嫻參加了非常多的公開課。她說:“一首曲子得到不同名家的指導,多角度、多風格的講解,對于我的理解和演繹非常有幫助。”

2015年10月,德國科隆音樂大學亞森音樂學院的伊利亞·歇普斯教授到校訪問。在面對面的指導中,教授告訴吳哲嫻:“彈奏一定要富有想象力,彈每個樂句時腦子中都需要有著想象的畫面,這樣彈出來的音樂才會生動,才會吸引人。”這一點撥讓吳哲嫻受益匪淺。

未來的目標,吳哲嫻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奏家。而曾經和郎朗同屆的李婧,也希望能夠成就一個女郎朗。

熱點新聞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