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參觀東盟水產品交易中心。
當前,福州正處在“四區疊加”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如何服務我市“四區”建設?這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昨日,由市政協、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主辦,市金融辦、福州日報承辦的第四屆“政協委員看金融”活動落下帷幕。由政協委員、部門代表、媒體代表組成的調研團走訪了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福建海峽銀行福州自貿片區分行以及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并召開福州新區與金融創新研討會。值得一提的是,此活動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年人行福州中心支行首次作為主辦單位之一。
自貿片區金融創新亮點頻現
福州自貿片區即將“滿周歲”,自貿區金融創新風生水起。
昨日上午,調研團一行首站來到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實地參觀。作為“一帶一路”立項的重點支持項目,農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第一時間與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其量身訂制“銀商通”交易系統,并在銀行融資服務、國際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等領域展開深層次合作。這一助力企業“走出去”的創新合作,贏得委員們由衷點贊。
不僅如此,近一年來,福州自貿片區金融創新亮點頻現,目前已推出首批28個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在調研中,市金融辦副主任俞敏介紹說,招商銀行離岸金融服務中心已落戶福州;彰化銀行福州分行成為全國首家開業即可開辦人民幣業務的臺資銀行;建行省分行設立國內首家總行級“海峽兩岸跨境金融中心”;全國首家臺企聯合保險代理公司已落戶福州片區……
“振奮!”委員蔣啟文十分肯定各項金融創新亮點,并建議福州各金融行業還要繼續先行先試、找準定位、創新業務,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為兩岸經貿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14家銀行貸款435億元
支持新區建設
今年是“福州新區建設年”,福州金融業圍繞中心、創新驅動,力挺新區建設。
“四項特殊信貸政策全力支持福州新區建設!”在福州轄區唯一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該部有關負責人向委員介紹說,農發行將福州新區納入省分行優先重點支持區域及試行區域綜合授信的主體范圍,在審批權限、信貸規模等信貸資源配置上予以傾斜。
“未來5年內,將向福州新區項目提供總金額不低于200億元的資金支持!”在福建海峽銀行福州自貿片區分行,該行有關負責人如是表態。除此之外,還有眾多金融機構紛紛向新區拋去“橄欖枝”。截至去年11月,14家銀行業機構支持福州新區內的國家、省(市)重點項目84個,貸款余額435.5億元,比年初增長24.4%。
在調研中,委員王建暉建議,農發行、海峽銀行等在榕金融機構要搶抓重大機遇,爭取細化政策傾斜,強化產品創新,優化審批管理機制,助力福州新區發展。
金融精準服務福州
“十三五”發展
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金融業如何精準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服務省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在福州新區與金融創新研討會上,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要凝聚金融正能量,服務福州“十三五”發展。
“今年將繼續深化資本項目管理改革,提高可兌換程度。”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資本項目管理處副處長林青表示,此項改革今年有望落地,落地后將帶來重大利好。
“近年來,我市先后與興業、國開行、工行等14家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累計為我市融資超過9000億元。”市金融辦副主任俞敏在會上也介紹說,今年金融辦將積極為金融機構與我市重大項目牽線搭橋,引導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作用,爭取金融機構信貸規模進一步向福州新區、自貿區傾斜,確保福州新區、自貿片區建設資金需求。
作為本土法人金融機構,福建海峽銀行董事長蘇素華則表示,將以“兩岸金融”戰略,有效對接地方經濟轉型戰略;以“特色金融”戰略,積極推進地方產業結構調整,以“市民金融”戰略,引領發展地方普惠金融,努力實現與福州經濟轉型升級良性互動。
對此,委員沈文策建議,“四區疊加”背景下,金融行業將大有作為,但也希望監管部門能開展更多外匯管理普及性活動,將抽象的政策化為具體的產品帶給企業,如此更能帶動金融行業提升服務水平,為福州發展提供動力源泉。(記者 謝星星 李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