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每日電訊報》4月3日報道稱,非法出口嬰兒配方奶粉交易已轉變成復雜的批發產業,導致澳大利亞政府欲介入干預,以阻止成千上萬罐奶粉被非法出口到中國。該報稱,非法出口者無視澳規章制度,大肆斂財。對此,澳大利亞農業部已經開啟調查。
近年來,中國人對澳大利亞嬰兒配方奶粉的需求不斷上升。澳大利亞副總理兼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表示,澳農業部門接到的非法對華出口嬰兒配方奶粉舉報越來越多。他說:“我所在的部門近期執行了跟嬰兒配方奶粉調查有關的一張搜查令。農業部會繼續調查任何非法出口嬰兒配方奶粉的舉報。所有在澳生產的奶制品在出口之前都必須滿足法律要求。”
報道指出,澳大利亞各地有著成千上萬的“代購”,即海外采購產品然后賣回給中國顧客的群體。他們大肆購買嬰兒配方奶粉,然后以3倍乃至更高的價格轉售。比如,在澳售價25澳元(約合人民幣124元)一罐的貝拉米有機奶粉到了上海能賣出84澳元(約合人民幣416元)。這造成相關商店、快遞和包裝服務在澳大利亞各地迅猛增多,以滿足需求。
據了解,少量出口嬰兒配方奶粉屬合法行為,但總量超過10公斤的產品必須從注冊出口商那里采購,具備衛生證書,并滿足中國所有進口要求。不能達到這些標準的話,當事人可能被判處最高12個月的監禁。此外,提供虛假信息的處罰更為嚴厲——監禁5年。
澳農業部一直在調查許多涉嫌非法對華出口嬰兒配方奶粉的舉報。該部門目前正在多個州開展行動。去年11月,從墨爾本將發往中國的60噸嬰兒配方奶粉和牛奶制品被繳獲,原因是這些奶粉和奶制品沒有出口許可證,也沒有衛生證書。不過,這批貨被退還給了持有者,條件是不得再用于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