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北京3月31日電 (陶煌蟒)即將到來的4月,中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并同步調整行郵稅政。此舉提高了跨境電商準入門檻,意味政策紅利已經結束,對“大浪淘沙”的海外代購行業者而言是打擊還是福利?
日本華僑林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經停止進貨,準備關停自己的淘寶代購網店,原因是進口稅收政策讓商品價格上漲,習慣了便宜的國人可能一時難以接受,而假貨的一再壓價,也讓林曼失去了做下去的沖動。
自2004年留學日本起,代購就成為林曼養活自己以及賺取學費的方式之一。林曼回憶,每次回國,30寸的行李箱里裝著的大部分都是代購的商品,日本的小商品以性價比高著稱,很有海淘市場。
可現如今,進口稅收對這類小商品可以說是致命一擊,林曼幾乎能預見,倉庫中的積貨在一輪漲價后出現的銷售慘淡局面,“對小商品、小個體來說,轉行可能是我們的出路。”
除一般性商品,代購一行中的需求還有藥品。從事醫療器械進出口的意大利僑商李飛在業余時間做的是“格列衛”一類的抗癌藥代購,對其而言,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的變化影響不大,因為這類藥物在國內外價差巨大,需求者總是旺盛,“雖然‘救命藥’的代購商良莠不齊,可一旦患者找準了正品途徑,還是會循例代購。”
李鵬飛真正擔心的是顧客的承受力,他說,進口稅的調整對藥不離手的重病患者是打擊,患者要承受的醫藥費將被抬高。
中日咖啡聯合創始人、視界購總裁顏兵身處跨境電商行業多年,對于實施在即的進口稅,顏兵也承認商品價格面臨上漲的壓力,以前靠灰色清關避稅的模式不能再持久下去,個別以此為生的商家也將退出。
與個體代購商角度不同的是,顏兵認為,大的跨境電商平臺,特別是自營模式的,面臨競爭壓力和國內消費升級大趨勢,為培養更多忠實海淘用戶,高頻低價商品基本不會漲價,他們能利用自身優勢消化進口稅調整帶來的成本增加。
“不得不說,國家層面終于認可了跨境電商平臺合法地位。”顏兵看好跨境電商未來的前景,可以放心大膽加大投入,特別是跨境相關配套產業,而中小跨境平臺只有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購物保障、更加優質商品才能生存下來。
“隨著國內中產階層崛起,他們對商品有更高的追求,價格不是唯一考量因素?!彼f。(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