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6日訊(本網記者 李凌生 通訊員 林斯乾)11月10日,應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所邀請,福建教育學院教授鄒開煌在廈門為煙臺市高新區(qū)和武漢市名師、學科帶頭人開設《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向與內涵》專題講座。在闡述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時,鄒開煌現場展示的拿手絕活“樹葉吹奏”引起學員驚嘆。作為福建省綜合實踐專家,鄒開煌兼任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2011年至今,他已經將這樣的講座帶到全國26個?。ㄊ?、自治區(qū))200多所中小學的課堂,而在每次講座上,樹葉吹奏技藝展示都成為活動的高潮。
“我在58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樹葉吹奏,樹葉吹奏填補了我的藝術空白,提高了我的藝術素養(yǎng),改變了我的教育人生。”每當學員為“葉笛”演奏的美妙歌曲所陶醉,引起強烈的學習興趣時,鄒開煌都會隆重推介自己的“樹葉吹奏”恩師——樹葉吹奏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邱少春。盡管年歲低于自己,但在他眼里,邱少春學養(yǎng)深厚、技藝超群,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華人吹葉第一人”。
承遺志 開先河
邱德三1990年的演出照。(上杭縣樹葉吹奏協會供圖)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huán)狀,卷葉吹為玉笛聲?!痹谥袊瑯淙~吹奏技藝淵源流長,早在唐代就有相關文獻記載。從中原傳入閩西后,樹葉吹奏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演奏風格。
在上杭廬豐,樹葉吹奏是當地的傳統技藝。邱少春的高祖父邱鳳章、祖父邱玉貴均是擅長吹葉的民間藝人,而他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學院藝術系的父親邱德三,更是于1984年在《人民音樂》發(fā)表論文《怎樣吹樹葉笛》,首次對樹葉吹奏開展理論研究。
生于吹葉世家,邱少春十歲左右就開始隨父親學習樹葉吹奏,21歲與父親同臺表演并獲獎。不過,由于年輕氣盛,當時的邱少春對樹葉吹奏這種“鄉(xiāng)野小技”并沒有多大的熱情。1981年,邱少春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福建藝術學校二胡演奏專業(yè)。“當時掌握的吹葉技巧只是皮毛,在藝校學習時就把它放下了?!鼻裆俅赫f,在外求學期間父親常常與他有書信往來,而幾乎每一封家書都會提到樹葉吹奏。
然而,就在邱少春在二胡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之時,父親突然病故。父親去世后,邱少春的母親轉交了一份珍貴的遺物,這些都是邱德三十幾年來收集、整理、撰寫的有關樹葉吹奏資料,“看著這些發(fā)黃的文稿,我覺得分量太重了!”從那時起,邱少春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樹葉吹奏的追求。
樹葉作為一種特殊樂器,演奏形式簡單,但音階和音準都很難把握。為了提高吹葉水平,邱少春除了潛心研究父親的文稿,還向管樂專業(yè)老師請教氣息技法。而在業(yè)余時間,到山林間練習吹葉則成為他最主要的生活內容。經過刻苦的鉆研和多年的錘煉,邱少春的樹葉吹奏技藝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邱少春在交響詩篇《土樓回響》中擔任樹葉吹奏。(上杭縣樹葉吹奏協會供圖)
2001年,應中國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邀請,邱少春為交響樂《土樓回響》擔任樹葉吹奏,首開先河將樹葉吹奏融入交響樂?!锻翗腔仨憽窐s獲中國首屆音樂金鐘獎金獎,邱少春也因此先后應邀赴日本、美國演出,開始將中國客家的樹葉吹奏帶到世界各地。2017年,在他的推廣和努力下,樹葉吹奏技藝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