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悉尼10月12日電 (記者 陶社蘭)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用他收藏的近200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展示一個變化中的中國。
《芮捷銳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錄》畫冊,11日晚在悉尼朱雀藝術舉行發布會。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開始在北京出現,許多藝術家從中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北京。在許多藝術家剛起步的時候,在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工作、同樣熱愛藝術的芮捷銳遇到了他們,收藏了他們早期的一些作品,構成了現在藏品的一部分。
2007年至2011年,芮捷銳擔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是中澳建交45年來任期最長的駐華大使。
“他的收藏來自于個人的直覺,并非要打造一個正式的百科全書式的藝術藏品大系?!敝烊杆囆g創辦人左業勤告訴中新社記者,“朱雀藝術創辦近3年,舉辦過22個不同藝術家的展覽。芮捷銳的藏品雖然是個人收藏,但是數量龐大,并且很國際化。這本畫冊經過兩年的籌辦終于出版,對于中澳文化藝術交流是一件好事?!?/p>
從1986年參加第一個當代藝術展之后,芮捷銳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熱情見證了一個私人藝術藏品體系不斷發展充實的過程。這些藏品包括近200件繪畫、雕塑、攝影、書法和版畫,也是一份難得的關于社會變革的文化檔案。它們根植于他與藝術家們的深厚友誼。事實上,這些藝術家中相當一部分人現在已經成為國際上知名的當代藝術家。
芮捷銳說:“這是一段個人的記憶,關于我和這些藝術家之間的友誼,以及我們一起在畫室里共度的時光。我和他們一起談論藝術、中國的進步以及改革開放給這個國家帶來的變化。我希望讓澳大利亞人更多地了解中國當代藝術。在兩國關系的發展中,文化藝術的交流是最為基礎的,也是最為不可或缺的。”
西悉尼大學校長葛班尼(Barney Glover)、悉尼大學東方藝術史教授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新南威爾士大學中國當代藝術教授保羅·格萊斯頓(Paul Gladston)、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費思棻(Stephen Fitzgerald)和著名畫家關偉等出席了發布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