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篇《土樓回響》第二章節曲目《海上之舟》,客家山歌手張冬梅山歌傾情演唱。鄭思源 攝
音樂會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享受著樂曲帶來的愉悅。林佳慧 攝?
東南網澳大利亞12月7日訊(本站實習記者 鄭思源)大型交響音樂會《土樓回響》于12月6日晚,在“土樓南行”首演站墨爾本市政廳劇場圓滿落幕。本次音樂會由中國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率領福建交響樂團傾情出演,除墨爾本外,巡演還將于12月8日、10日在霍巴特和悉尼舉行。本次巡演是中國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之一。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副總領事黃國斌、文化領事陳曉博士、維多利亞州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蘇俊希等各界華人華僑社團代表及澳大利亞當地觀眾近兩千人,共同觀看了當晚演出。
曾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唯一器樂類金獎的交響音詩《土樓回響》是著名作曲家劉湲為“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而創作,被當地認為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部專門為客家人創作的交響樂”,也是“客家文化史上絕無僅有的第一部交響樂”。
交響音詩《土樓回響》用音樂語言生動地展現從中原遷徙到閩西的客家人團結互助、頑強拼搏、求生存圖發展的艱辛歷程,形象地表達了土樓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奮發拼搏的精神風貌。作品將西方交響樂與客家原生態山歌、民間藝術樹葉吹奏等結合在一起,表現形式新穎、多樣,旋律朗朗上口。
除《土樓回響》之外,福建交響樂團還為此次巡演準備了鋼琴協奏曲《黃河》。在該曲目表演中,澳大利亞籍鋼琴家卡羅蘭·艾爾芒娣行云流水的鋼琴獨奏,也贏得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值得一提的是,鋼琴協奏曲《黃河》的創作者之一儲望華先生也現身音樂會,與觀眾一起欣賞了本次視聽盛宴。
今年87歲高齡的鄭小瑛教授是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曾成功地在20多個國家指揮演出,也是第一位和多次登上國外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曾獲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和兩枚俄中友誼榮譽勛章。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指揮中,鄭小瑛對音樂的熱愛溢于言表,全程她還用中英文雙語問候和介紹曲目,觀眾們紛紛被她的熱情所感染。在這里,音樂中所表現的堅韌不拔、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引起了觀眾深刻的情感共鳴。
當晚,《土樓回響》以其濃郁的客家風韻與文化氣質、深邃的情感內涵與磅礴的氣勢打動著來自各界的觀眾。每曲終了,觀眾皆報以熱烈的掌聲,表達內心的感慨和震撼之情。直至尾聲,觀眾仍熱情不減,呼聲澎湃,也讓鄭小瑛教授及全體演出人員觸動不已。演出人員先后返場兩次,再獻曲目,以饗觀眾。
據了解,作為客家文化與當代音樂結合的經典篇章,《土樓回響》巡演在本次南行前已先后訪問過11個國家,在國內外共計演出63場,創下了中國大型交響樂作品演出場次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