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SENAU INDEX

體育偶像“破圈”之思

2021-08-09 16:58 林侃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陳美玉

東南網8月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東京奧運會昨日閉幕。這個一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國際體育盛事,又帶紅了一撥體育偶像。在這個傳播技術高度發達的全媒體時代,對這撥體育偶像的空前關注,不僅消費著全球受眾對體育項目本身的火熱激情,更傾注著他們對愛國、敬業、拼搏、奉獻、卓越、尊重、友誼等經典價值觀的敬畏和尊崇。

近年來,網友不難發現,在抖音、微信視頻號、微博等各大傳播平臺,眾多體育偶像榮膺大V,吸引了眾多流量,甚至成為大大小小商品和服務的代言人。他們以實力為底氣,以奮斗為內核,以健康為標簽,以國家和民族榮譽為共鳴,詮釋了新時代審美的全新特質。盡管體育偶像也有被名利腐蝕的個案,但他們的整體形象并沒有辜負新時代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而相形之下,通過過度輿論造勢和牽強議程設置捧紅娛樂明星的陳規陋習,漸漸顯得“過時”。

一段時間來,從熱門選秀綜藝節目的“倒奶”風波,到某知名流量偶像涉嫌違法被刑拘,無不將“飯圈”文化的變味、變質展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嚴控偶像養成類節目,還是微博下線“明星勢力榜”等平臺,整頓娛樂圈“飯圈”亂象已成為全社會共識。

“飯圈”,本意“粉絲”圈子,無所謂褒貶。但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偶像選秀類綜藝節目在帶來巨大流量和收益的同時,也在總體年齡偏低、辨別能力較差的“粉絲”群中埋下了“定時炸彈”——盲目、不理智的追星行為,加之部分“偶像”有顏值卻無實力,甚至還無私德,讓“飯圈”文化漸被妖魔化。

“飯圈”亂象反映的是中國娛樂產業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的“陣痛”,它的備受質疑和被拋棄更是大眾審美變化背后的社會價值觀躍遷的映射。

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金牌數追平了境外參加奧運會的最好成績,也造就了本屆賽事在以短視頻平臺為代表的移動社交媒體上的空前火爆,不少中國運動員成功“破圈”。

各大平臺上,不僅楊倩、張雨霏、汪順等外形與競技水平俱佳的奧運冠軍備受追捧,粉絲數呈現現象級飆升,一些個性突出、能力出眾的中國健兒也引發全民關注。比如,因力量訓練火遍外網的舉重冠軍呂小軍,借由奧運奪冠的熱度,其爆紅訓練視頻被反向“搬回”國內,“軍神”被更多“圈外人”知曉。又如,葛曼棋的“丸子頭”、管晨辰的“袋鼠搖”、劉洋的“歪頭殺”等都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效仿。

體育偶像風靡的背后,其實是文明的演進和吶喊。

道格拉斯·凱爾納在其著作《媒體奇觀》中曾指出,體育明星、影視演員和媒體人物已然成為當代社會的偶像,這是因為他們身上體現了大眾的夢想。體育自帶運動、健康、拼搏等屬性,足以引領推崇全民健身和大健康的當代審美潮流。而且,要當體育偶像,必須有運動成績這一“硬指標”打底。而如此“流量法則”,注定了這個圈子更加健康向上。

中國新一代體育偶像在東京快速“破圈”,更源自他們今日不同往昔的精神風貌,源自體育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的進化。

賽場上,老將為夢想拼盡全力,新人不畏強手自信從容。賽場下,無論勝敗,都能微笑面對。面對電視鏡頭,他們大多不再緊張、拘謹,自如表達所思所想。運用社交媒體,大大方方暢談成長經歷、參賽感受,積極與粉絲互動……這些出生在“多屏時代”、熟悉互聯網的新一代體育明星,因為更有溫度、更沒有距離感,給了“偶像”二字更加多元化的詮釋。還有,東京奧運會帶紅的不少體育偶像有著令人不敢小覷的高學歷背景,他們的談吐之間,盡顯修養、素養和學養。此外,副教授級的爸爸選手、為母治病的拼搏宏愿、彰顯中國話語權晉級的跳水“夢之隊”技術官員……愛國、敬業、樂家,也盡顯這撥體育偶像在國學大熱的當下對民族傳統文脈的繼承和發揚。

毫無疑問,追逐這樣的偶像,受眾可以汲取到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進而轉化為前進的不竭動力。

可以斷言,后奧運時代,體育偶像仍然彰顯著他們的社會價值。

舉重冠軍諶利軍最近特意發微博感謝為他爭取到代言的廣大粉絲,顯然,體育偶像給了冷門項目更多的發展空間。借助年輕粉絲群體的關注,以及更商業化、社會化的泛文娛市場,運動員偶像價值正在釋放,無論對于競技體育的發展,還是全民健身的推進,都有難以估量的價值。

但也應該注意,要提防網暴、控評、拉踩、道德綁架這些“飯圈”慣用的惡劣手段侵蝕體育圈。多年過去,網上忽然掀起一個話題“我們都欠劉翔一個道歉”。這樣的前車之鑒,值得反思。而對體育偶像而言,繼續拼搏奮進,在賽場上維持優異成績;在場下以更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肩負起該有的社會責任,也將成為其維持網絡活躍度和商業價值的不二之選,值得“飯圈”、平臺、市場多方認真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