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日前,在2021數字政府論壇上,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體化行政審批模式榮獲“數字政府管理創新獎”,為南平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再添一塊金字招牌。
近年來,南平市把電子政務作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切入點,聚焦群眾關切,推進流程再造,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減成本,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
近日,南平“e政務”便民服務站全新上線“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專欄模塊,贏得了群眾點贊。
今年6月,有群眾反映網約車從業資格程序申請程序煩瑣。為此,南平通過優化再造審批流程、深化證明核驗互認、創新搭建智慧審批平臺,全面整合市、縣兩級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次辦、就近辦、全域辦”。
以網約車從業資格考試為例,以前群眾想參加考試,備齊報名資料要在公安派出所、交警等多個部門間來回奔波,最少需要7個工作日。現在只需要帶著身份證、駕駛證等證件,到最近的南平“e政務”自助服務機上即可辦理。
“‘e政務’便民服務站實行‘刷臉自助辦事+入駐24小時自助服務區’模式,把政務服務送到市民家門口。”南平市發改委體改科科長吳璇說,提高電子政務服務水平,提升資源利用率、打通應用過程的“難點”“堵點”是關鍵。
為了讓非接觸式辦稅向常態化轉變,去年10月南平市稅務局開啟智慧云廳建設,建設面積達1000平方米,由智能識別區、智能導稅區、互聯網應用區等8大功能區域組成,創新運用云觸屏、云書柜、云票柜和云桌面等自助辦稅設備打造集“辦稅、體驗、輔導、培訓、反饋”為一體的智能服務專區。
據了解,云廳通過線上遠程服務、線下咨詢輔導及意見建議收集,迅速響應納稅人辦稅疑難、反饋需求訴求近百條,及時解決率達100%。目前,南平全市網上辦稅率從原先的70%上升到98%以上,居全省第一。
服務提前靠,辦事更高效
近日,在南平市延平區武夷名仕園13^#、15^#樓交房現場,50戶業主喜上眉梢,他們同時收到了兩份“大禮包”:新房鑰匙和不動產權證書,成為南平市啟動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辦理模式的首批受益者。
為了解決群眾辦證周期長的問題,南平有關部門主動靠前服務,提前介入審批流程,實現購房者在收房拿鑰匙后,即可同步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通過強化靠前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南平還開展了“一件事”套餐服務改革。
走進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導辦臺上擺放著“我要開辦食品生產超市”“我要開旅行社”“我要開水果店”“新生兒出生”等“一件事”套餐服務清單。“以‘我要開飯店’為例,改革前群眾需要跑5個窗口,提交27份材料,辦理時限為10個工作日,跑腿次數達7次。改革后,不僅需要提交的材料減少了,辦理時限壓縮,群眾只需要跑一個窗口即可完成所有事項,真正實現‘最多跑一趟’。”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業務科負責人陳敦鈿介紹。
今年6月,南平市印發企業和群眾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實施方案,聚焦企業準入到退出、公民個人出生到死亡“兩個生命周期”,劃分成若干重要階段,圍繞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審核程序等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將同一階段內關聯性強、辦事需求大、辦事頻率高的多個辦事事項,整合成企業和群眾視角的“一件事”,共列出第一批35個事項。
“我們以此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清理各類‘奇葩’證明事項,整合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破除簡政便民‘隱形門’障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放心、更順心。”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魏成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