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宏雄 通訊員 施由森 蘇建成) 70萬元!日前,順昌縣元坑古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手頭上的幾棟古厝的經營權成功“變現”,順利從郵儲銀行順昌縣支行換來70萬元的貸款,成為我省首筆“古厝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
元坑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閩北古民居的富集區。全鎮現存元明清古民居200余座,其中鎮區158座,保存較好的64座。鎮區內特別是秀水、東郊的村落道路、水系等仍維持原狀,村落格局完整。
近年來,當地結合古鎮旅游開發,加快推進古建收購修繕保護開發工作,先后收購修繕東郊“陳氏三大棟”、秀水張善周故居、東郊總兵府等有標志性意義的古民居,修復朱氏宗祠、蔡氏宗祠、致遠堂(陳瑚故居)、通駟亭、福峰三小棟、張氏宗祠、蕭氏宗祠門樓等。
古民居保護修繕所需資金巨大,僅憑政府力量遠遠不夠。而古厝修繕后,通過經營能較好地實現收益。能不能利用經營收益權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貸款?為此,當地一方面積極對接金融機構,探索“古厝經營權”質押融資模式;一方面由村集體根據宜收則收原則,向個人收儲或租賃古民居,再以30~40年的經營權統一租給引進的元坑古鎮旅游公司,由旅游公司以古民居經營權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貸款。
經過雙向比較選擇后,最終郵儲銀行順昌縣支行貸出我省首個“古厝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
“接下來,我們將利用貸款資金,對古民居進行修繕保護,同時植入慢生活業態,將古民居改造成民宿、書吧、咖啡吧、傳統文化研習所等,進一步盤活利用好古民居資源。”元坑古鎮旅游公司負責人介紹。
“‘古厝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成功獲批,不僅很好地解決了古厝保護修繕資金問題,而且有利于挖掘古民居自身潛力,讓歷史文化資源轉換為金融資產資金,激活社會參與修繕保護的熱情。”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將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古屋貸等金融產品,以收儲、托管等形式進行資本融資。
今年來,我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助力城市建設品質提升工作提速,除了此次南平創新的“古厝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外,泉州市還與泉州農商銀行合作推出了“福農·裸房貸”產品,支持農村裸房整治,目前,該市已成功授信407戶,授信金額349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