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突然有一天,你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上看不到新聞內容了,會有什么反應?近日,澳大利亞的臉書主頁正在上演這一幕。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臉書于當地時間2月18日對澳大利亞“重拳回擊”,阻止澳大利亞新聞媒體在臉書平臺發帖,同時限制澳大利亞網民在臉書分享和獲取新聞內容。
不滿澳大利亞新議案 臉書變臉封殺澳媒
不僅是針對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一些政府部門如氣象、消防、衛生部門,以及一些社區團體、慈善組織等非新聞類機構也受到連帶影響,臉書主頁均被關閉了數小時。
臉書針對澳大利亞傳統媒體的原因是,澳大利亞政府準備出臺法律,要求互聯網企業在使用新聞鏈接時,提供新聞的澳大利亞媒體支付費用,否則將面臨數百萬美元的罰款。
澳大利亞聯邦眾議院已經在2月17日通過了這項名為《新聞媒體和數字化平臺強制議價準則》的議案,澳大利亞參議院則22日開始就該議案進行辯論,如果進展順利,這項要求社交平臺向傳統媒體付費的議案有望在下周末之前獲批、成為法律。
不過與臉書硬扛的做法不同,另一家互聯網巨頭谷歌已經在2月17日同新聞集團等多家媒體達成協議,同意為新聞內容付費,以適應新的法規要求。
爭議雙方各執一詞 似乎沒有妥協跡象
澳大利亞一位資深議員22日表示,盡管大型科技公司表示強烈反對,但澳大利亞不會修改擬議中的法案。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稱,臉書全面封鎖新聞內容的做法是一種威脅。莫里森表示,這種行為只會證實人們越來越擔憂科技巨頭。他敦促臉書回到談判桌前。莫里森還說,澳大利亞讓社交平臺為新聞付費的做法,開創了世界先例,得到了民眾廣泛關注和諸多國家的支持,他已經同印度、加拿大領導人討論最新情況。
臉書方面則表示,澳大利亞擬議中的法案并未從根本上認識到社交媒體平臺與媒體機構的區別,是發布者選擇在臉書這個平臺上分享他們的故事,臉書并未竊取新聞內容。
平衡互聯網經濟利潤 澳大利亞能否開創先例?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政府之所以推動這項法案,目的是為了平衡互聯網經濟中的利潤再分配,迫使科技巨頭與媒體企業進行談判,就使用傳統媒體生產的內容付費。《外交政策》網站指出,澳大利亞在線廣告市場每年收益達68億澳元,目前約有70%收益流入谷歌和臉書等互聯網巨頭囊中。
2020年堪培拉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9%的澳大利亞民眾使用臉書接收新聞信息,這一比例在年輕一代中更高。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49%的澳大利亞民眾將臉書作為獲取新冠病毒訊息的主要來源。每月大約有1700萬澳大利亞民眾訪問臉書。
網站流量分析公司Chartbeat的數據顯示,就在臉書18日禁止澳大利亞用戶分享新聞后,澳大利亞各大新聞網站的總體訪問量明顯減少,下降了約13%,來自海外的訪問量更是下降了20%。
澳大利亞民眾對眼下的局面態度不一。有民眾認為,疫情時期,Facebook封殺新聞顯然是錯的,貼是合法的新聞媒體在社交平臺上消失后,會給假消息提供生存空間。也有民眾認為,社交平臺沖擊了傳統媒體,雙方應該通過談判達成授權協議。
悉尼居民弗雷德·阿齊斯-拉蘭霍(Fred Azis-Laranjo)表示,臉書的決定將“產生巨大反作用”,會讓臉書失去澳大利亞的粉絲和客戶。但他同時提到,從長遠來看,這是一件好事,如果它鼓勵更多的人更主動地尋找新聞信息,這可能意味著人們能擁有更多視角的觀點,這樣也會使傳統新聞機構受益。”
目前,澳大利亞政府與社交平臺臉書的爭奪仍在進行,加拿大政府18日已宣布,將起草類似于澳大利亞的法案,要求社交平臺就使用的新聞內容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