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張素)“讓僑企僑胞們無論身處何地,只要一部手機,一個平臺,就能隨時參與調解。”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權益保障部副部長馬鑫20日談起涉僑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時說。
他表示,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給僑企僑胞依法維權帶來了諸多不便。建立涉僑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各級僑聯的調解組織和調解員通過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方式開展全流程在線訴調對接工作,實現矛盾糾紛從委派、委托調解,到開展調解工作、達成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等均可在線辦理。
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上線運行將滿三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錢曉晨說,截至2020年底,平臺入駐調解組織32937個,調解員165333人,累計調解案件超過1360萬件,平均調解時長23.33天。僅在2020年,工作時間內平均每分鐘就有66件矛盾糾紛在平臺上進行調解,不到2秒鐘就有一件案件成功調解在訴前。
最高法還與中國僑聯、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等部門的平臺對接,覆蓋證券期貨、金融、銀行保險、勞動爭議、涉僑、價格爭議、知識產權等專業程度較高的糾紛領域。這被錢曉晨稱為“在線多元解紛‘大超市’”。
“使得更多的糾紛尚未進入訴訟程序就在訴前得以化解,大量訴前調解成功案件自動履行,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有效化解,大大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訴累。”他說。
最高法同日發布《中國法院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報告》。錢曉晨說,人民法院將加快推動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繼續推動在線訴調對接工作,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入駐調解平臺,不斷提升平臺應用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