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中澳頭條
“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賬本”有哪些看點?

——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白景明
分享到:
2021-01-29 11:24 申鋮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潘超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賬本”有哪些看點?——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白景明

新華社記者 申鋮

國家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21年,如何精準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賬本”惠企利民有哪些新安排?財政運行會面臨哪些挑戰?圍繞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白景明。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精準有效、提質增效?

“精準有效”“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出了要求。

在白景明看來,積極的財政政策“精準有效”應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財政政策在發揮效用時,應把成本控制在低點;第二,財政政策要聚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第三,財政政策的發力點要落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的地方。

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如何理解?如何實現?

“提質增效,就是要在一定資金量的情況下,盡可能少花錢,按質量辦好事、多辦事。”白景明說。

在他看來,要實現提質增效,一方面,要在財政支出上優化結構,把資金用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確保資金“用有所值”。

為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復蘇,不少國家都出臺了各具特點的財政刺激政策。中國的財政政策力度如何?

白景明表示,2020年,我國出臺了提高赤字率、擴大專項債規模、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建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等多項財政政策。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的財政政策力度大,政策時效性強,統籌兼顧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為中國經濟恢復向好提供助力。

“國家賬本”惠企利民有何新安排?

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要著力點,2020年我國加大了減稅降費力度,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2020年,我國減稅降費規模預計達2.5萬億元,占GDP比重約為2.5%,這說明政府在‘切蛋糕’時把資金讓給了企業和百姓,力度很大?!卑拙懊髡f。

在他看來,2021年繼續減稅降費是必然趨勢。今年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通過減稅降費,繼續“放水養魚”,進一步穩住經濟基本盤。

“今年減稅降費的著力點還是要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幫助它們克服疫情影響,加足發展動力?!?/p>

2020年,我國創新性建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日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已明確,今年將繼續堅持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安排。

“資金直達機制有必要也有條件擴大范圍?!卑拙懊鞅硎?,“一竿子插到底”的資金擴大范圍、增加規模之后,可更好助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堵點難點,提升效率。

財政運行面臨哪些挑戰?

財政部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3.9%。財政運行是否面臨挑戰?

在白景明看來,去年我國財政收入同比減少,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經濟運行受到沖擊,帶來財政收入下降;另一方面也有自我減收的因素,由于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主動放棄”了一些收入。

“中國的財政運行從全球范圍來看是穩健的,基本支出是可以保證的?!卑拙懊髡f,在采取了多項有力舉措之后,基層市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財力是有保障的。展望2021年,隨著經濟不斷恢復向好,財政收入的增速有望轉正。

他表示,財政收支壓力一直存在,原因在于支出需求是無限的,但財政收入是有限的?!拔覈斦罩苁怯械模窍鄬Χ缘摹_@一矛盾來自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些都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持推動。”

白景明認為,長期來看,應對人口老齡化,將會成為未來財政運行的一個挑戰。中國財政支出結構未來應積極調整,更加向社會保障特別是養老保險支出傾斜?!百Y金用在哪兒?就應用于解決短板問題,用于緩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p>

“十四五”財政領域有哪些新看點?

“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財政領域將會有哪些新看點?

在白景明看來,“十四五”的五年間,不少重要的財政改革推進可期。圍繞進一步健全現代財政制度,應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政府間收入分配;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強預算績效管理。

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財政支出政策和制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重點支出上繼續加力。

“此外,稅制改革也將繼續推進?!卑拙懊鞅硎?,要圍繞促進企業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的銜接協調,推動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