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在美國南加州有一對華人夫婦,一生癡迷園林造景研究。在他們房子的后院,就搭了一間五層的樹屋,讓人嘆為觀止。
耗時15年 樂在其中
劉先生小時候在鄉下長大,對大自然情有獨鐘。1980年,劉先生和太太移民美國,曾在柔似蜜市經營園林造景雕像和造型植物生意,空余時間都用在自家后院。
劉先生家后院的參天大樹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但遒勁的枝干、茂密的樹葉,即便是在夏日的高溫下,依然涼風習習。2004年,一家人第一次搭建樹屋,花了四個月建到了二樓。
多年來,順著樹木的自然形態,劉先生一層層建起屋子、平臺、棧橋、上下樓梯,逐年修改加建,面積愈來愈大,現已打造成一座五層高的巨型樹屋。一樓的觀景臺、二樓的茶室、三樓的酒吧、四五樓的讀書間和夕陽角樓,還有廁所和洗手間,每層有不同景致,別有洞天。
“90%的工程都是自己慢慢做的。”劉先生說,這些年,除非很重的東西需要工人幫忙,否則他都是自己慢慢打造。建樹屋是非常獨特的藝術創作過程,幾層樓高的樹屋,每天上上下下樂此不疲。
變廢為寶 垃圾成為藝術品
劉家的樹屋獨特,更獨特的是建造樹屋的各種材料。鄰居和友人廢棄不用的“垃圾”、公園和野地撿來的枝條,都成了劉家樹屋的建材和裝飾。
去公園、野外散步隨手撿來的斷枝,劉先生做成了樹屋的門;朋友家準備丟棄的床架,成了劉家樹屋上酒吧的頂棚;床頭板做成了樹屋中酒吧的雅座;垃圾桶翻轉過來,就成了別致的吊燈;汽車機油過濾器變成了獨一無二的吊燈;鄰居丟棄的老舊搖椅,成了樹屋露臺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午后或傍晚,坐在上面看書或冥想,一坐就是半天。
寫得一手好字的劉先生,還在樹屋酒吧玻璃門上寫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年四季,親人、友人來來往往,給家里平添了許多歡樂。
劉先生表示,自己從小喜歡動手,因此搭建樹屋的過程是一種享受。但動手之余還有很多思考,比如如何讓樹屋堅實安全、經得起多年風吹雨打,將對樹木的傷害減少到最小,還要考慮到樹木的生長,所以每層都給樹木留下足夠空間,卻又要防止大型動物進入,所以每幾年就要重新打開地面與樹木交接處,以便樹木繼續生長,還要處理年久腐朽的木條。好在加州比較干燥,雨天不多,要重新修補的地方并不多。
自己動手 打造世外桃源
劉家的房子位于哈仙達岡的山頂地區,遠眺洛杉磯市中心。后院本來是一個坡度很深的正方形,為打破單調,劉先生先在后院造出一個大提琴形狀的巨大木平臺,原來部分草坪變成了魚池和水面,上百尾錦鯉暢游在假山與睡蓮之間;魚池的旁邊建了客房。家中客人每天清晨遠眺都市,近聽百鳥爭鳴和潺潺流水,宛若仙境。
劉先生和太太還種植了20多株水果樹,有桑椹、芭樂、紅棗、蓮霧、脆柿、釋迦、蘋果和火龍果等。果園的另一邊是林立的怪石,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張著大嘴的河馬,有的則是翩翩起舞的天鵝。
“其實很多東西,自己動動手就很不一樣。”劉先生說,他家后院原來有一個浮動的游泳池,孩子們長大后,他將原來的斜坡打造成梯田式景觀,大大增加使用面積,且每一層都不同景致,有從廣西運來的石鐘乳、福建漳州九龍壁,以及各種花草樹木,都有一片美麗空間。
如今,三個孩子和七個孫兒長大離家,劉家的大房子一下清靜很多。“其實還有很多事情可做,他種種水果,我修剪玫瑰。”劉太太表示,夏天的清晨,她會用玫瑰花瓣、薄荷和桃子調成玫瑰茶,平常還做做瑜伽;等孩子們回來的時候,又是熱熱鬧鬧一大家子,屋里屋外歡聲笑語。
疫情期間,劉先生還專為太太開辟了新的玫瑰園。等春暖花開、滿園飄香,太太就會每天采下花瓣,泡上玫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