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吳侃 馬秀秀)“‘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僑務政策,凝聚僑心、服務大局。’這充分說明黨和國家的僑務政策是一貫的、堅定的。”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說。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于3日公布。建議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僑務政策,凝聚僑心、服務大局。
多位僑務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形勢下,中國的僑務工作只會加強不會削弱,海外僑胞將繼續發揮獨特優勢,為同圓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陳奕平表示,在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間節點,“十四五”規劃《建議》對僑務工作作出部署,體現出黨和國家對僑務工作的高度重視。
“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的僑務政策一直是凝聚僑心、服務大局,這是一以貫之的。”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明歡表示,無論是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汕頭的講話還是“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表述,都是對一貫僑務政策的重申。
張春旺說,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道路上,海外僑胞同樣不會缺席。“促進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未來僑務工作的重要任務。”
談到“十四五”期間應如何凝聚僑心、發揮僑力,陳奕平建議要深入調研海外僑胞的分布情況、生存狀況等,特別是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應持續關注海外僑胞的生活生產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李明歡表示,當前僑務工作到了需要認真思考、認真規劃的新階段。當下更應該著眼于中長期規劃、涵養僑務資源,實事求是地分析海外華僑華人結構、在當地的生存狀況等,如此才能行穩致遠,久久為功。
張春旺認為,在倡導和支持華僑華人更好融入當地的同時,也要倡導和支持他們在促進中外民間友好交往和“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等方面發揮作用。
海外僑胞應如何繼續參與到中國開放發展的進程中來?張春旺建議,一方面,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應發揮自己的優勢參與、支持國內大循環;另一方面,海外僑胞應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自身事業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相結合,針對當地民生需求、基礎設施短板投資興業。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強調,‘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這將為海外僑胞提供重大的機遇和平臺。”陳奕平說,海外華僑華人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廣泛的人脈關系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底蘊,應發揮獨特優勢,繼續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來。
陳奕平認為,海外僑胞還應當根據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調整事業發展方向,以國際化的視野尋找投資、創新創業方向,為促進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