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中澳頭條
全國政協召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重點提案督辦協商會 汪洋主持并講話
分享到:
2020-08-21 10:09 向志強 徐海濤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佳麗

新華社南寧8月20日電 題:“靠山吃山”的新路徑——探尋大瑤山的“幸福密碼”


新華社記者向志強、徐海濤


北回歸線附近,2000多平方公里的大瑤山綿延聳立,數萬瑤族群眾世代聚居于此,與群山晝夜守望,與貧困不懈抗爭。


時光荏苒,如今的大瑤山,一幅多彩的幸福畫卷徐徐展開:從閉塞落后到四通八達,從過度索取到與山共美,從基本溫飽到追逐夢想,廣西大瑤山區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中擺脫貧困、邁向小康。


廣西金秀鎮六段村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拉珈秘境”(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馳 攝


揮別閉塞迎來新生活

在云霧繚繞的大瑤山主峰圣堂山山腳,清澈的滴水河將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橫村屯與對面的道路隔開。“夏天一發洪水就過不了河,孩子上學要翻山越嶺走十幾公里山路,建了幾次橋都被水沖毀了。”52歲的瑤族婦女蘇紅芳如此回憶昔日之困。


精準扶貧以來,在幫扶單位和扶貧政策的助力下,一座鐵索“幸福橋”和一座水泥大橋終于筑起橫村屯通往外界的通道,緊鄰圣堂山的地理優勢和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讓橫村屯一下子火了起來。


蘇紅芳的家去年已改作民宿,節假日時客房總被早早訂滿。忙碌時,蘇紅芳身兼多職,白天管理民宿、擔任導游,晚上參與民俗表演。去年自家民宿開業前,她特意做了一套質量上好的民族服裝穿在身上,“想把我們生活中的美好,完整地展示給游客。”


在廣西金秀縣橫村屯,村民蘇紅芳在打掃自家民宿客房(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馳 攝


過山瑤,是舊社會貧困瑤族群眾的代稱,他們靠租種別人的土地為生,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種10把谷子,給地主交完租,自己只剩一兩把。”家住長垌鄉道江村屯西屯的80歲瑤族老人趙成任還記得當年的情形。屯西這個曾以過山瑤為主的村屯,現在樓房林立,通屯路、產業路環繞山間,不少人購買了兩輛車,貨車拉貨、小汽車出行。


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巨大變化,改寫了大瑤山閉塞落后的歷史。


山間平地上,一棟棟一兩層高的白色小樓錯落有致,家家戶戶門前都有草坪,干凈整潔的村道旁立著太陽能路燈……金秀鎮六段村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著一個非常文藝的名字——“拉珈秘境”。“拉珈”,是當地瑤族的自稱。


在廣西金秀鎮六段村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拉珈秘境”,家長接孩子放學回家(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馳 攝


坐在新居客廳的木制茶臺前,瑤族婦女莫宇瓊沏著自家新茶,熱情地邀請記者品嘗。“在老寨子時,我們一家6口人擠在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莫宇瓊說,以前村民主要靠采老茶樹的茶葉為生,經常要步行數十公里到鄰近縣城去賣,“有時早上6點多出門,晚上9點多才回到家,賣茶收入只能補貼家用,換購米、油。”


現在,道路交通更加便利,村民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當地還建起有機茶種植基地,帶動不少群眾脫貧致富。莫宇瓊在扶貧政策帶動下擴種了10畝有機茶,愛人在外跑業務,她就在家加工茶葉通過電商售賣。


來賓市委常委、金秀縣委書記韋德斌介紹,近年來,當地投資10多億元建設了1000多個扶貧路項目,目前全縣77個行政村已全部通硬化路。2019年4月,金秀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目前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392%。


廣西金秀縣六巷鄉的一處民宿(7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