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草原祝福》。 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情誼深厚:惠蒙兩地的崢嶸歲月
本次烏蘭牧騎的惠安之行是惠安縣人民政府文化精品扶持項目,由惠安縣委縣政府、四子王旗政府主辦,惠安縣委宣傳部、惠安縣委文明辦、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承辦。
盛世的和韻,點燃了奔騰的熱情;大地的飛歌,譜寫了友誼的新篇。
帶領烏蘭牧騎演出隊完成此次惠安專場演出的四子王旗政府副旗長、惠安掛職副縣長巴圖告訴記者,把烏蘭牧騎的紅色精神傳播給惠安人民,架起四子王旗與惠安兩地的文化交流橋梁,讓兩地人民共同領略別具特色的草原民族文化風情,既是對烏蘭牧騎的鍛煉與提升,也是落實文化惠民、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具體舉措。
歷史上,惠安與蒙古兩地淵源深厚。在距離惠安縣城10多公里遠,原隸屬惠安現為泉港區涂嶺鎮的多個村莊,居住著姓“出”的蒙古族后裔。在此落腳數百年來,他們與當地人通婚,能夠說地道的閩南話。在出氏家廟前,書有一對“燕南無二族,惠北自一宗”的楹聯。因此有人曾說,世上有兩種蒙古人,一種在草原上,一種在泉州海邊。到了今天,世上不僅有草原的烏蘭牧騎,在惠安也有“烏蘭牧騎式”文藝分隊,比如惠女風情表演隊,惠女南音隊……在烏蘭牧騎邂逅惠安之前,兩地人民早已用同樣赤誠的心,在中華大地同頻共振。
烏蘭牧騎隊員、擔任惠安專場主持人的李露說:“去到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鄉間地頭,讓更多的老百姓認識烏蘭牧騎,了解烏蘭牧騎精神。”
一曲曲濃郁民族風格的歌舞,一個個精湛技藝表演的美好瞬間……現場不時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
演出在《草原祝福》中劃上圓滿的句號,烏蘭牧騎的矯健英姿,以及草原的祝福和歌聲撲面而來,璀璨的烏蘭牧騎文化之夜,深深扎根在新時代的惠安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