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中華文化
在不熄的窯火中交融——瓷都景德鎮踏上新征程
分享到:
2019-10-23 15:49 胡振華 沈洋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潘超

新華社南昌10月22日電 題:在不熄的窯火中交融——瓷都景德鎮踏上新征程

新華社記者胡振華、沈洋

一名訪客在欣賞“快雪時晴”薄胎瓷制作團隊燒制的“清明上河圖薄胎瓷碗”(10月15日攝)。此碗直徑40厘米,厚度只有不到1毫米。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昌江日夜奔騰,洗去歷史的風塵。

窯火生生不息,淬煉活態的傳承。

千年瓷都,從“陶民十七八,土著二三分”的遠方走來,書寫“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大氣。在交融中發展,在創新中前行,是景德鎮陶瓷光耀千年的密碼。

參觀者在景德鎮瓷博會上觀賞陶瓷制品(10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10月18日至22日,2019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景德鎮舉行,吸引了來自中國、意大利、荷蘭等國的近千家陶瓷企業參展和3500多名客商參會。

當前,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已拉開帷幕,新的篇章正在繪就。

匠藝互融,在傳承中創新

燒窯把樁師傅胡家旺(前)在景德鎮葫蘆窯復燒點火儀式上(10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19日,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葫蘆窯的窯火再次燃起。從2009年開始,景德鎮相繼復燒了10余個歷代典型瓷窯。

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復燒,就是活的傳承。我們要在傳承中創新。”76歲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燒窯把樁師傅胡家旺說。

與會嘉賓與燒窯把樁師傅胡家旺一起為葫蘆窯復燒點火(10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千年窯火不滅,陶瓷文化不息。古代,景德鎮集五大名窯之大成;今天,景德鎮是世界上手工制瓷體系保存最完備的地方。未來,景德鎮依然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發展力量。

在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上,景德鎮市委書記鐘志生說,加大非遺保護傳承力度,體現“原真性、原生態、原文化”,使保護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

景德鎮市御窯廠工作人員利用歷史遺留的殘片修復陶瓷(10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當前,景德鎮以御窯廠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龍頭,加快陶陽里歷史街區保護利用等一批傳承項目建設。同時,引進培育知名陶瓷設計企業,建設國際設計谷,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我們要把優秀的傳統繪畫理論、陶瓷制作技藝與當代藝術新的觀念結合起來,在傳承中創新,提升陶瓷藝術的高度。”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院院長朱樂耕說。

產城相融,在創新中發展

游客在景德鎮陶溪川參觀游覽(10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陶溪川是在工業遺產改造中誕生的,在保留老廠房的基礎上,“嫁接”了工作室、瓷器店、博物館、美術館。這個建筑面積8.9萬平方米的文創街區,開業3年來,已幫助1.3萬余名年輕人創業,在這里舉辦的春秋大集迎來了世界60個國家的600余名藝術家。

產業和城市相融是手工制瓷作坊的典型特征。

游客在景德鎮陶溪川大集上選購陶瓷商品(2018年10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目前的陶溪川,只是建了一期,是未來陶溪川的十分之一。”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介紹,陶溪川二期建設已全面啟動,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投資138億元,包括中外合作辦學、雙創空間、非遺中心等業態,將形成一個新興、多元、國際化的陶瓷文化新地標。

按照試驗區實施方案,景德鎮既是陶瓷產業之城,也是陶瓷文化旅游之城。“堅定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決心,在推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陶瓷文化旅游產品上下功夫。”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池紅說,重點推動景德鎮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整合陶瓷文化旅游資源,培育文化旅游新業態。

游客在景德鎮陶溪川拍攝用3D陶瓷打印技術創作的“百家姓字模”作品(10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未來3年景德鎮將投入上千億元推進152個重點項目。在城市空間建設的同時,植入新的業態,景德鎮將構建一個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市。

文化交融,在發展中互鑒

來自荷蘭的陶瓷制作者在景德鎮瓷博會上展示陶瓷制作(10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在景德鎮三寶陶藝村,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貝卡一邊創作,一邊和記者交流。

“我可以去英國,也可以去法國創作,語言交流更沒有障礙。”貝卡說,但她還是選擇景德鎮,因為這里有陶瓷原始的模樣,有傳統的陶瓷文化。每年超過5000名“洋景漂”為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而來,這是一種自發對中國陶瓷文化的向往。

一名外國陶瓷藝人在景德鎮陶溪川“春秋大集”上與中國陶瓷藝人交流討論(10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過去,景德鎮外銷瓷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洋景漂”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我把中國的象征主義引入到了我的作品當中,使用竹子、龍、鳳凰和蓮花等中國文化符號來表達和平。”在景德鎮學習交流長達十多年的澳大利亞藝術家戴安娜的作品已在美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多地博物館和畫廊展出,這些中國文化符號也隨著她的作品走向世界。

“洋景漂”在汲取中華傳統文化養分的同時,反過來又影響中國陶瓷文化。

游客在景德鎮陶溪川“春秋大集”上參觀游覽(10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每當夜幕降臨,景德鎮陶藝街就支起一個個攤位,年輕的攤主們銷售個性化的茶具、餐具、首飾、擺件等。這些獨具創意的陶藝品,令人耳目一新。“毫無疑問,這里面有‘洋景漂’的貢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說,文化交融是相互作用的。

打造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是試驗區的三大戰略定位之一。“全面融入‘一帶一路’,積極參與感知中國、今日中國等國家文化品牌活動,加快國際陶瓷文化交流中心、鳳凰國際會議中心等項目建設。”景德鎮市市長劉鋒說,景德鎮將廣泛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國際合作辦學、國際研學游學等系列活動,為世界文化交流互鑒做出應有貢獻。

訪客欣賞一只景德鎮陶瓷工匠制作的薄胎茶杯(10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