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合影。
東南網澳大利亞10月15日訊(本網記者 吉漠 文/圖)當地時間10月13日,澳大利亞藝術家邀請展在悉尼市西德納姆區悉尼中國書畫院隆重開幕,300余人參加了開幕活動。著名畫家沈嘉蔚等34位中澳藝術家的48幅原創作品精彩亮相,展覽將一直持續到10月29日。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學院澳大利亞校友會、悉尼中國書畫院聯合主辦,澳大利亞王子畫廊承辦,澳大利亞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協辦。

來賓在簽到墻上簽名。

來賓在簽到墻上簽名。

來賓在簽到墻上簽名。

澳大利亞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工作人員幫助來賓簽到。
開幕式上,悉尼中國書畫院創始人、著名啟體書法繼承人與發展者張俊芳,貝塞德市政府(Bayside Council)市長喬·阿瓦達(Joe Awada),新南威爾士大學美術學院前任院長、澳洲大學藝術與設計教育聯盟前主席依恩·霍華德(Ian Howard)教授,新南威爾士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徐放,澳大利亞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執行院長湯唯敏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貝塞德市政府議員邁克爾·納吉(Michael Nagi)出席活動。
活動上,張俊芳代表“三和”名茶董事長吳榮山向喬·阿瓦達、邁克爾·納吉、依恩·霍華德贈送了名茶。

悉尼中國書畫院創始人、著名啟體書法繼承人與發展者張俊芳致辭。

貝塞德市政府(Bayside Council)市長喬·阿瓦達(Joe Awada)發言。

新南威爾士大學美術學院前任院長、澳洲大學藝術與設計教育聯盟前主席依恩·霍華德(Ian Howard)教授致開幕詞。

澳大利亞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執行院長湯唯敏致賀詞。

中國美術學院澳大利亞校友會會長李鋼做本次展覽介紹。
喬·阿瓦達表示,當天的邀請展展出的每一幅精彩作品都為大家講述了一個故事,突出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系,希望通過本次藝術展覽促進貝塞德市多元文化交流。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是中國美術學院澳大利亞校友會會長、澳洲歌磊美術學校校長李鋼。李鋼擅長人物、花卉和風景畫,他還獨創了酒精水墨畫法和漢字油畫,其作品多次參加了澳大利亞、中國和美國等國家大型展覽,并被許多人收藏。
李鋼在開幕式上介紹了此次展覽的四大特色,分別是展覽作品尺寸大、參展畫家年齡跨度大、藝術家本身素質高且作品種類豐富多樣。此次邀請展作品涵蓋有油畫、國畫、書法、水彩、丙烯畫、版畫、雕塑、鉛筆速寫、酒精水墨畫等,參加本次邀請展的藝術家年齡最大的76歲(徐沄),最小的34歲(詹青),他們當中半數以上受過高等藝術教育與熏陶,畫面技法嫻熟,有些在特定領域已建立較高聲譽,其中還包括了著名藝術家沈嘉蔚,澳大利亞國家肖像館和聯邦國會大廈收藏陳列了他的7件藝術作品。

參展者欣賞展覽作品。

參展者欣賞展覽作品。

澳大利亞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工作人員為參展者介紹參展作品。
據張俊芳介紹,此次邀請展也得到了國內著名藝術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悉尼中國書畫院終身名譽院長、著名藝術家吳山明為活動發來賀電,中國美院原常務副院長、悉尼中國書畫院院長高法根教授親自錄制了祝賀視頻。此外,張俊芳還現場宣讀了高法根教授的賀詞。
此次邀請展是中澳藝術家首次在悉尼舉辦的較大規模的重要展事,堪稱是中澳藝術家的一場藝術交流盛宴,將會進一步增進在澳華人藝術家及中澳兩國藝術家的交流,促進中國藝術在世界的傳播,助力中澳兩國文化藝術的發展。
本次展覽中國藝術家們帶來了書法和繪畫作品。參與的藝術家有: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執行所長、悉尼中國書畫院高級顧問池長慶,其書法與畫作被點評為既有巨幅花鳥大筆“寫意”,亦有書房小景靜謐空靈,此次他帶來的作品是《餐落英》;浙江當代油畫院副院長、澳大利亞王子美術館副館長陳子胄尤,其擅長油畫、中國畫,他的流痕技巧與他源自內心的感情相融合,創作出了他隨心和隨性的風格,他的畫作所傳遞出的情感真誠而又動人,此次他展出的作品為《晨露》;浙江省當代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悉尼中國書畫院執行院長宋依農,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展事并獲獎,還被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日本水墨畫研究會、中國經濟年鑒社、各大銀行等專業機構收藏;世界華人書畫文化藝術聯合總會油畫研究會副主任、澳大利亞悉尼中國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澳洲王子美術學校校長林書榮,從事油畫創作30年,“三原色”是他的象征,其作品也多次獲獎并收藏,他的作品《船·彼岸》在本次展覽中亮相。

著名畫家沈嘉蔚受邀進行抽獎。

貝塞德市政府(Bayside Council)議員邁克爾·納吉(Michael Nagi)受邀進行抽獎。

中獎者、獎品捐贈者和頒獎嘉賓合影留念。
活動現場還安排了抽獎環節,悉尼中國書畫院副院長虞國鈞將2座單價2000澳元的花青瓷藝術壁掛捐贈給邀請展,讓全體現場觀眾參與抽獎。虞國鈞精通景德鎮青花72道傳統工藝過程,此次其捐贈的花青瓷藝術壁掛作品繪畫、吹釉、燒制等全過程均在澳大利亞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