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SENAU INDEX

“幻彩”漢字 “書法”中澳
——澳大利亞“幻彩書法”原創藝術家馮慧子專訪

2019-07-03 15:46 湯唯敏 來源:東南網澳大利亞站 責任編輯:蘭楚文

馮慧子,啟蒙于詩人畫家林散之入室弟子汪迎,師從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全能書畫家與“蘭亭獎終身成就獎”得者沙曼翁,及著名書法家、鑒賞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藍玉崧。

上世紀 80 年代,馮慧子移居澳大利亞,1988 年,她獲得了國際篆刻大賽獎,之后被授予“亞洲百杰畫家”稱號,現為中國書畫世界行聯合會理事、亞洲太平洋區域美術家聯合展的副秘書長。2018 年 10 月 20 日,“幻彩書法” 馮慧子原創藝術作品個人書畫展在悉尼奧林匹克公園舉行 ,此展標志著馮慧子的“幻彩書法”原創藝術正式誕生。

圖為馮慧子移居澳大利亞前的相關報道,兩邊紅字是林散之先生手寫的對聯。受訪者供圖

不來澳大利亞,就沒有“幻彩書法”

記者認識馮慧子女士,是在她“幻彩書法”的個人展上。不停忙碌著擺放作品的她,身穿一件繡灰色風衣,很不顯眼,如果不是胸前佩戴的嘉賓花束和主持人的引薦,很難想象她就畫展的主角。

但認識了馮慧子后,卻很容易對她產生好感。因為她總是面帶笑容,舉止得體大方,讓人可以輕易感受到她平凡外表下的謙卑和溫和。她的“幻彩書法”給予了普通漢字絢爛的外衣,讓書法以色彩為載體,充分發揮了漢字音、形、意中字形和筆畫的魅力。外國人看來,她“幻彩書法”中的漢字,成為了猶如圖畫般美麗的存在。

在馮慧子看來,書法從古到今,一直在筆和紙張上進行改變,卻很難有從墨上面去思考一種創新,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受限于顏料開發的工藝進程。雖然古代就有金墨、朱批等顏色的作品留存,但是一個字中多種色調,或者一幅作品完全用一種調和出來的顏色書寫,還是鮮有所聞。

獨特的海外生活經歷和西方文化帶給她的沖擊、融合,讓她產生了創作“幻彩書法”想法。她說,如果自己33 年前不來澳大利亞,就沒有今天的“幻彩書法”。

1986 年 5 月,她初次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壤,一切都那么新鮮。當她在一個幼兒園里,看見孩子們畫畫時,她突然有所感悟。“那簡直不是畫畫,老師就把一桶桶顏料放在那邊,讓孩子們隨意用手去玩,孩子們整個人臟兮兮的,但特別肆意。”她向記者描述當時場景時說,當時剛出國,保守且膽小的她的思想,第一次在這些孩子身上得到顛覆,“原來,顏料也可以這樣玩,隨便玩。”這在當時她的概念中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也是從那時起,她終于明白澳大利亞文化中開放、自由和創新的意義是什么。從此,“make it happen!why not!”成了她的人生信條,不僅陪伴她度過海外生活的適應期,更是給了她創作的靈感和源泉,誕生了今天的“幻彩書法”。

2018 年 10 月 20 日,“幻彩書法”馮慧子(左三)原創藝術作品個人書畫展在悉尼奧林匹克公園舉行。

幻彩,漢字字貌的新興打開方式

“幻彩書法”,真正理解它就是要理解“幻彩”和“書法”兩者在創新與傳承、中西方文化等方面的結合與發展。

“幻彩”是創新,毛筆不再和硯臺里的墨汁打交道,而是現代的色彩顏料相結合;“書法”是傳承,篆隸行草是馮慧子一直鐘愛的字體,其筆畫飽和豐潤,特別適合顏料的書寫。在長達 30 多年的讀貼、臨帖的過程中,馮慧子始終堅持的繼承傳統,慢慢開發出了屬于自己的字體,在融合西方文化方面,馮慧子也用漢字的筆畫方式來寫英文單詞和句子,并且保留了中國傳統,必須使用宣紙作為載體,在裝裱時,也必須使用中國傳統技術。

圖為馮慧子早起篆刻作品集錦。受訪者供圖

其實在馮慧子的創作中,始終有著不變的根本和創新的元素,這和她良好的基礎功底分不開。來澳大利亞之前,她就已學藝 7 載,且從篆刻入手,原本導師對她的期望是填補近現代史女篆刻家的空白。也得益于學習篆刻,從小開始,她就對漢字的字形和筆畫表達就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領悟力。

在很多外國人心里,篆刻就像一幅幅神秘的小版畫,而馮慧子則是在不知不覺間,掌握了如何將晦澀難懂的漢字用簡單如畫的方式讓陌生人喜歡并接受。這項才能,在“幻彩書法”的藝術表現形式上,再一次被驗證,中國的傳統文化——書法,是可以被完全看不懂漢字的西方社會所接納和欣賞,色彩賦予了流暢筆畫及優美線條一個更為絢麗的靈魂。

圖為幻彩書法作品《華夏千字文》。受訪者供圖

圖為幻彩書法作品《雅丹天堂》。受訪者供圖

在馮慧子眾多作品中,《華夏千字文》和《雅丹天堂》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華夏千字文》顧名思義,由上千個字組成。澳大利亞較為流行的是丙烯顏料,因為它溶于水的特性,可以被撰寫在宣紙上,所以“幻彩”中的色彩一直是來源于這種顏料。可是一幅千字文,要調好正確的顏色,再從頭寫到尾,很是困難的,因為往往寫到最后,顏料已經干涸了,若再重新調顏色,色彩又有可能和前面不同。所以這樣大幅的作品,如何保持前后色調一致,一直是個難點。澳大利亞空氣比較干燥,不同季節顏料揮發的時間也不同,沒有一定的經驗,是很難把控大幅作品的色調統一。

2017 年,馮慧子去了一趟甘肅雅丹,雅丹特殊的地貌形態如此強烈地震撼了馮慧子的心智。那種空曠和荒蕪,沒有生命跡象,卻能感受到無窮的能量的別樣體驗,給了馮慧子很大沖擊。從初到雅丹的目不暇接,到完全融入,思維放空,再到回到澳大利亞后的魂不守舍,都讓馮慧子的創作欲望噴涌,她想,我要把這種感受寫出來,不止寫,還要表達出來。

于是,整個長卷《雅丹天堂》誕生了,全卷長 6到7 米,書寫的正是馮慧子自己創作的三首現代詩。她選擇了黑金色作為“幻彩書法”作品《雅丹天堂》的表達,不僅因為黑金給人深沉和輝煌的感覺,更因為黑金是土地本身的色調。馮慧子坦言,選擇這個顏色之前,她也試過紅色、藍色和黃色,一遍遍書寫之后,她發現感覺最對的還是黑金,于是才誕生了這個大氣磅礴的作品。所有看見《雅丹天堂》的人,都能體會到那種荒漠蒼涼感的呼之欲出,都會忍不住在作品前駐足。

馮慧子接受記者采訪。Emma 攝

圖為幻彩書法作品《HEAL THE WORLD》。受訪者供圖

笑對質疑 “幻彩”治愈生命

馮慧子還有一副作品《拯救世界(HEAL THE WORLD)》,是來自邁克爾?杰克遜(MICHEAL JACKSON) 的一首經典歌曲的歌詞。作品中,馮慧子使用了各種調和的顏色,她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大洲,標題舞動的綠色是北極光的寫照,代表著希望。整幅作品用了世界地圖的設計,與歌詞內容相呼應,讓人眼前一亮,在西人眼中顯得特別具有親和力。

馮慧子說:“在這個鼓勵創新的年代,精神的自由還給了個體,不再有桎梏的枷鎖,命運把‘幻彩書法’的開元交到我手上,讓我睜開了另一只眼,引導我看向最前沿方向,注視將古老鏈接到現代以及未來的這種方式。哪怕百年后的若干年被人想起曾經出現過‘幻彩書法’而被發展起來,也是欣慰的。公開辦展的目的就是準備接受各類意見,進行更好地創作。”

圖為幻彩書法作品《源》。受訪者供圖
圖為幻彩書法作品《孤醒》。受訪者供圖

的確,如此顛覆舊傳統的書法作品,其發展路上總會聽到各種聲音,馮慧子幾乎每到一個公開場合都會聽到質疑的聲音,但她并不在意。在馮慧子看來,文字本身具有能量場,加之內容及色彩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治愈的作用,并且有更多可以延伸發揮的余地。

因為生活的壓力,馮慧子曾經在藝術圈外游走了多年,當她的四個孩子都逐漸長大,涌動在她血液里的對藝術的追求和書法的眷戀,讓她聆聽了自己心底的呼喚,勇敢拿起了筆,就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來,不斷前進,不怕質疑,不懼失敗。

看馮慧子的作品,品味她煞費苦心的調色,既不能讓顏色搭配顯得土氣,更不能不符合整個作品的主題,這本身對于繪畫功底不如書法功底的她就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更重要的是,她總能沉浸于創作過程中,保持簡單、真實、安閑的心,在寧靜中思考,追求作品的完美,把整個心靈捧出來,任由那么多人觀賞、品玩,卻也沒有弄傷這顆心。這一切使得人們能在馮慧子的作品里,夠閱讀出一顆純真的心境和浪漫的情懷。

作品只是記錄不同時期的真實,心要完全沉靜下來,知道不完美,才會更完整。欣賞“幻彩書法”,欣賞其營造的感官享受和筆墨間無限意象才是最大的魅力,它鮮活、無疆的如交響樂般把人帶向任意美好的境界,是思維方式審美觀和道德價值觀的完美交融。

馮慧子近照。Emma 攝

【后記】

慧子女士的采訪進行得非常順利,雖然她一直說沒有好好準備,沒談出太多內容,但是當筆者整理筆記的時候,卻發現了那些優美的句子后精彩的靈魂,我深深被這個當代書法家感染了。

慧子女士說她今年的目標是要出一本書。加油,慧子。希望你用你當初來澳大利亞的闖勁,帶著使命,繼續走在“幻彩書法”的前行道路上,體驗這種癡狂與理性的交融。(湯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