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31日消息(記者黃光輝)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建設項目(以下簡稱“站網項目”)今天在北京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我國直接接收衛星數據的范圍覆蓋了我國全部疆土和亞洲70%的區域。我國接收站網建設項目的建成,填補了我國西部和南海等重要戰略區域的空白,顯著增強了我國遙感應用的數據服務能力,改變了我國陸地觀測衛星數據接收面貌,是我國對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建設的重大里程碑。

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建設項目國家驗收會(黃光輝 攝)
站網項目于2007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啟動,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承擔建設任務。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形成了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亞站和北京總部組成的全國衛星數據接收站網格局。站網項目取得了多項國內、國際先進的技術創新和突破,引領了我國地面系統的技術發展方向。目前,具備全天候、全天時、多種分辨率衛星的數據接收能力,支撐了資源衛星系列、環境衛星系列、高分衛星系列、空間先導衛星系列以及國際重要陸地觀測衛星等20余顆國內外衛星數據服務,具備與之配套的站網運行管理和數據傳輸能力,高效提供全國各個領域遙感業務化應用和科學研究,顯著提高了我國空間信息數據支撐能力。
驗收會由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局長劉會洲主持。驗收委員會由來自國家發改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民政部信息中心、國家檔案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29位專家組成。驗收委員會認為項目建設單位通過廣泛的需求調研、自主研發、精心設計、協同合作和技術創新,圓滿完成了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建設任務,引領了地面系統的技術發展方向,其總體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吳一戎院士宣讀了驗收意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恩哥出席會議并講話。王恩哥指出,站網項目顯著增強了我國民用遙感應用的數據服務和支撐能力,為促進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戰略性支撐服務作用。他要求繼續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運行工作,全面保障在軌衛星的接收任務;二是不斷發展地面系統技術,提高能力和水平,促進我國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國內外用戶提供穩定高效的服務,推動在相關研究領域獲得重大應用和重大成果;三要不斷為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運行和科學研究造就高水平的人才隊伍。
驗收委員會專家還現場考察了衛星數據計劃下達和調度,數據快視顯示、數據回傳等系統運行情況。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辦公廳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遙感地球所所領導班子、工程技術骨干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