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查詢工具發布 澳各行業工資差距大(圖/時代報)
?
?據澳洲網消息,你曾感覺自己被克扣工資了嗎?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同事可能做著同樣的工作卻拿到更多的工資?費爾法克斯傳媒(Fairfax Media)近日發布“Interactive”工資查詢工具。在該工具上輸入你所在的職業,就能看到該職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男性與女性工資差距,以及同等工資水平的其他各職業。其中,收入名列前茅的神經外科醫生平均年工資為52萬元(澳元,下同),最低收入的職業則為水果或堅果采摘工,平均年工資1.6萬元。各行業工資差距大的同時,同一行業的收入水平也有所不同。
澳洲各行業工資差距大
《時代報》17日報道,“Interactive”工資查詢工具近日發布,這一工具能夠幫助澳人了解自己所在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并從中看出是否自己受到剝削。從該工具可以看出,澳洲各行業及同行業不同職位的工資差距大。
據了解,這一工具的數據來源澳洲稅務局(ATO),它基于2014財年至2015財年的收入信息,把工作分為1199種類型。
從工具中可以看出,神經外科醫生的收入(52.0755萬元)名列前茅,他們在兩星期內所掙的工資比快餐業廚師平均一年掙的工資都多;最低收入者則為水果或堅果采摘工,年工資僅為1.6萬元。同時,一些不需要高學歷(但仍需要高技術)的工作者收入超過6位數,比如專業石油鉆塔工、起重機操作工人、火車司機平均年工資超過10萬元,比專業的金融顧問或氣象員高,但比學校校長或總經理的工資低。同時,在大部分工作中,男性比女性收入更高,在一些職業中男女差距巨大。澳洲275名專業男性板球隊員平均年收入為25萬元,而33名女性板球隊員的平均年收入則為3萬元。
這一工具并未區別全職、兼職及臨時工,而且ATO的數據庫中缺少300萬人的資料。
網民對此意見各異
一些網民在工資查詢工具中查到的數據后,感到自己的職業很失敗,悉尼網民Tom表示,“在這一數據中,獸醫可能是最大的失敗者。獸醫與醫藥專業和牙醫專業(的學生)一樣接受高等教育貸款(HECS),但年平均收入為7.8萬元。如果你想養活一個家或買房子,那它就不值得學。”
另一些網民則“叫屈”,認為自己掙得多是努力工作的結果,布里斯班網民Bhuvi表示,“看一下我的工作:護士。我的收入還可以,這主要是因為我比同事上班更多,其他同事因家庭責任而做兼職工作。男性護士收入更高不是因為他們每小時工資更高,而是因為他們工作時間更長。”
也有網民則懷疑這一數據的真實性,墨爾本網民Confused表示,“我是一名教師,工具顯示,女教師的收入比男教師少了7000元。但教育并沒有性別差別,這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