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SENAU INDEX

只帶來腳印,只帶走回憶

2017-03-20 13:57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韓子強

2007年是中國開啟南極游的旅游元年,中國第一條官方認可的南極游線路成行。到今年,南極游產品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整10年了。

據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IAATO)統計,去年,中國已成為登陸南極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國,預計今年中國游客人數還會繼續增長。

在中國游客赴南極持續增長的同時,“除了腳印,什么也不帶來;除了回憶,什么也不帶走”的環保觀念,也深入到每位中國游客的心中。

南極游成新選擇

南極,對于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南極是世界公認的全人類共有的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沒有明確主權歸屬的大陸。上世紀50年代,世界上第一批由500人組成的國際游客前往南極,從此,南極旅游成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的方式與成就之一。

南極旅游季持續大約5個月,也就是每年的暖季(11月至次年3月)。在2011年之前,中國游客前往南極大陸的人數寥寥。2011年的南極旅游季,中國游客登陸南極的人數為614人次,這是中國第一次以單列形式被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計入統計;2012年,達1158人次;2013年,達2328人次;2014年,達3126人次……2011年到2013年,短短兩三年,數字變化非常快,呈階梯式增長。去年,中國登陸南極的游客人數達到3944人次,已經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5%,僅次于美國,成為登陸南極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國。預計2016至2017年,南極將迎來游客4.3萬多人次,其中,中國游客將達到6000人次。

極之美極地旅行機構是專注做極地旅游的旅行社之一,該社總經理周沫說,“因為中國民眾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內極地游的旅游機構也在積極做推廣工作,使得去往南極旅游的游客在中國呈現出一個顯著的增長。”

關于中國極地游,不僅游客的數量在增長,游客的年齡層也在逐漸擴大。極地游當前仍為小眾旅游形式,由于極地游產品價格偏高,所以40歲到50歲且消費能力較高的游客是主力軍,“但近兩年,客戶群體開始發生變化,年齡層變得更豐富了。50歲到70歲的游客數開始增長,18歲以下的游客數量也開始增長。”周沫認為,國人旅游觀念在轉變,子女為父母買單的意愿增強,父母愿為擴大孩子的視野而投資。

南極游魅力獨特

南極,有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地區、南極圈等多種含義。南極點,為南緯90度,從廣義上講,前往南緯60度以南及附近區域的旅游活動被稱為南極旅游。

南極游是高端旅游、極地游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目前去南極的旅行方式有郵輪旅游、空海聯行旅游以及飛機旅游三類。有90%的游客選擇郵輪旅游,南極郵輪旅游線路主要有三種:一是絕大多數的常規行程,也就是南極半島巡游;二是游南極三島: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極半島;三是穿越南極圈。一般去往南極點或者南極徒步旅行會采用飛機旅游這種方式。

南極半島巡游屬于南極經典游,一般是游客初次造訪南極的優先選擇,也是南極游最具代表性、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周沫介紹,目前,極之美極地旅行機構每個旅游季接待去往極地的游客,在500到600人次之間。每年選擇經典游的游客,占南極游總游客數量的50%以上。南極經典游的整個行程一般在10天左右,包括探索南極半島精彩景點,觀看企鵝、海豹、鯨魚及南極海鳥,嘗試冰區泛舟、極地露營、雪地遠足等項目。

由于南極游模式已經成熟,南極旅行相對來講是一個很安全的旅行。一般來講,南極游路線是先從國內飛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接著轉機到阿根廷的烏斯懷亞,然后登船去往南極。近些年,南極游的產品也呈現多樣化趨勢,周沫表示:“現在,從智利也可以去到南極。如果去南極點的話,還可以從南非開普敦走。”

今年是中國開啟南極游十周年,針對南極游將建立更完善的規范,爭取更多話語權。對于中國極地旅游的發展而言,今年注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未來也將開啟多角度、多空間旅游的可能。

遵守國際規則

中國南極游的跨越式發展,正在演繹著我們大家所熟識的“中國速度”。隨著到訪南極游客數量的增長,關于游客是否會對南極造成環境破壞成為多方關注的問題。實際上,1991年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南極條約協商國特別會議,就針對南極的環境保護,通過了《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中國作為協商國之一,簽署了議定書。議定書為保護南極大陸及附近地區的生態環境免遭破壞制定了嚴格的保護措施。之后,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還出臺了《南極旅游從業者活動指南》及《南極游客活動指南》。

“國內南極游的組織,目前幾乎全部在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組織之內,都要遵守協會制定的準則。”周沫表示,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制訂了許多保護南極環境的準則,比如一年去往南極游的游客數、一次性在南極各島嶼登陸的人數等等均有限制。

生態教育旅行專家林德·布拉德說過,你無法保護一個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就南極游來說,“堵”似乎不是一個好辦法,通過及時制定規則與規范游客行為,才更能夠保護好南極環境。

“給游客進行南極環境保護知識的講解,是極之美南極游行程當中的一個固定模塊。我們會有一些詳細的規定,如不能主動靠近企鵝5米范圍內,登陸下船、游玩返回上船都要清理鞋子,以避免生物侵襲等保護南極生態環境的措施。”周沫說。

“除了腳印,什么也不帶來;除了回憶,什么也不帶走”的環保觀念,已深入到每位中國游客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