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SENAU INDEX

黃體文:當代小提琴手的多元文化創新
——專訪《土樓回響》澳洲巡演首席小提琴手黃體文

2016-12-11 14:33 來源:東南網澳大利亞站 責任編輯:鄧春花

視頻:小提琴手黃體文接受東南網澳大利亞站記者專訪

東南網澳大利亞12月11日訊(本網實習記者 鄭思源)作為《土樓回響》在澳大利亞巡演的首席小提琴手,黃體文每次都會在觀眾的注目中獨自走上舞臺。掌聲過后,當全場開始翹首以盼,沉靜傾聽時,這時的他往往會有兩至三秒的停頓,呼吸沉淀之后,低頭擺上提琴。手指微微顫動間,優揚的曲子緩緩傾泄而下,為整場交響樂表演拉響序曲。

黃體文在悉尼市政廳接受專訪(李元蔓 攝)

黃體文1980年出生于新疆,從七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十歲時參加全疆少兒小提琴比賽,便獲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績,此后小提琴便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隨著他一路成長。二十二歲時,黃體文以優異的考試成績考取了廈門愛樂樂團小提琴手的職位。在愛樂樂團就職期間,黃體文演出了400多場交響音樂會,并隨樂團到世界各地演出,積攢了豐富的演出經驗,現擔任樂團副首席。

“一個學習了西方古典音樂,在新疆成長的漢族人,工作在閩南有著土樓文化的廈門愛樂樂團的小提琴手。”黃體文笑著給自己的身份下了一個定義。在黃體文身上,既受著疆域少數民族的文化影響,又融合了福建的閩南文化印跡,不僅有多年學習西方古典音樂的熏陶,還有著為中國土樓文化不斷地創新發展樂章的新理念。在如此多元文化交融的環境下生活,黃體文表示這更能激發他的創作靈感,同時他也從中深深體會到“音樂無國界”的定義,即便處在各自不同的語言環境,但在“以樂寄情”的表達上,情感能跨越障礙直達內心。

“《土樓回響》交響樂本身就是一種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創新方式,通過賦予西方交響樂形式獨特的東方文化情感內涵,使中西文化在這部音詩作品里得到強烈的碰撞。”黃體文表示,在音樂國度中,地域性的劃分往往并非一種界限,而是給夠給予不同的人多樣的精神體驗,這種多元文化的結合創新更能使得作品富有多重的文化內涵。 “當地華人還是很希望聽到中國好的作品和聲音,聽到中國人去演奏他們很熟悉的音樂。當異國他鄉的華人,聽到這么一種民族里的,血液里流淌的東西,一定會產生強烈的共鳴。”每次隨樂團出行演奏《土樓回響》,黃體文感受最深的便是觀眾的熱烈反響。

黃體文認為,在《土樓回響》演出的節目中,無論是鋼琴協奏曲《黃河》、還是代表福建古建筑文化內核的《三坊七巷》、新疆民俗風情的《塞乃姆狂想曲》,這些中國風格的曲樂能引起觀眾對祖國文化元素的認同感,這是一種民族的趨同性。

“鄭小瑛教授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要把中國優秀的交響樂作品傳播到世界各個地方。”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黃體文談及了自己與《土樓回響》這部交響樂曲以及與指揮大師鄭小瑛教授結緣的點滴。

當看到恩師在臺上奮力指揮,汗如雨下,黃體文眼神里飽含敬佩。(鄭思源 攝)

“鄭小瑛教授是離我們最近的客家人,她身上所體現的客家女兒的拼搏精神就很感染我。”一說到鄭小瑛教授,黃體文言語中滿含敬仰之意。“她已經87歲的高齡,盡管身體上有一些狀況,大家都知道的(鄭小瑛教授曾三次抗癌),但她仍然堅持為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奉獻,這真的讓我很感動。”每次演出中,當看到恩師鄭小瑛在臺上奮力指揮,汗如雨下,黃體文眼神里都飽含著欽佩和不忍。這種師生之間的關懷正是客家精神所強調的“精誠團結”的體現。

“一部作品的優秀與流傳,不可或缺的是其背后所涵蓋的人文關懷,往往這也是最能打動人心、引發共鳴的。”黃體文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