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僑務僑訊
海外華人推動乒乓球普及 本土名牌長紅楓葉之國
分享到:
2016-10-09 10:2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佳慧

一周前,冰球世界杯在多倫多隆重舉行,東道主加拿大隊在家門口成功奪杯,全城球迷瘋狂慶祝。與此同時,在離多倫多市中心僅半小時車程的華僑、華人聚居地萬錦市,一項乒乓球賽事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中國乒乓球隊派出了一線主力參賽,當地華僑、華人幾乎傾巢而出前來觀賽,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甚至牽頭發來親筆賀信,萬錦市長更是在晚宴上賣力地用中文演繹《上海灘》,為比賽助興。為期3天的2016年“雙魚杯”國際乒乓球邀請賽讓記者大開眼界,國球在大洋彼岸不僅沒有水土不服,發展之蓬勃甚至不遜國內一線城市。廣州老字號體育品牌更成功進軍北美乒乓球器材市場,進一步助力國球在楓葉之國“長紅”。

海外華人辦賽獲國乒力撐

萬錦市位于安大略省大多倫多地區,由于多家高科技公司把總部設立在此,因而在加拿大有著“高科技之都”的美譽。在35萬居民當中,華人比例超過50%,其中又以廣東人為多。市內隨處可見以中文標記的大小建筑與各式機構,茶餐廳與酒樓遍布市內,這里能找到最地道的粵菜,華人超市內出售的商品與國內幾乎無異。即使完全不懂英語,在萬錦生活也毫無難度。2012年,萬錦市與廣州花都區締結友好關系。

有華人居住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乒乓球與羽毛球,萬錦市這兩項運動的球館時常爆滿。由于加拿大華人乒協(簡稱加華乒協)的總部就在這里,因此乒乓球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更勝一籌。這次“雙魚杯”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就在加華乒協的比賽館內進行,比賽分專業組與公開賽,吸引了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秘魯、克羅地亞、烏克蘭等10個國家與地區的運動員參賽,總獎金超過25萬元人民幣。中國隊派出了一線年輕主力方博、武楊、周雨、李曉丹等參賽,以如此高規格的陣容參加一個海外邀請賽,于國乒來說相當難得,可見隊伍對加華乒協及海外華僑、華人乒乓球發展的支持。

今年的比賽除了由加拿大華人乒協主辦之外,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與廣州輕工工貿集團協辦,廣州雙魚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冠名。比賽期間,幾十張從國內運抵的雙魚球臺讓球館煥然一新,10~20加元(50~100元人民幣)不等的門票早早銷售一空。決賽當天,幾百名球迷近距離欣賞了中國男隊與歐洲聯隊的團體決賽,其中九成是華人,也有不少加拿大球迷特地來“朝圣”中國乒乓球隊。加拿大華人乒協會長馮典興告訴記者,這是該協會主辦比賽10年以來,第一次獲得國內乒乓球器材著名品牌廣州雙魚的冠名與贊助。“以往的賽事我們只能使用外國品牌的球臺和球,這次整個賽場的球臺和擋板全部來自家鄉名牌,這讓我們這些海外華人、華僑感到非常光榮與自豪。

華人愛打球

風雨無阻熱情

“我們協會從主席、會長到其他工作人員全是義工,球館一年365日天天開門,從早上9時30分到晚上10時,風雨不改,即使暴雪天氣也照常。”加華乒協會長馮典興介紹說。他是順德人,在加拿大生活了快40年,一直熱愛乒乓球,苦于在當地租場打球不便,10年前他與幾名球友一起成立了協會,開始純粹希望讓華人有個打球的好地方,沒想到參與者越來越多,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很多人早上在附近的茶餐廳吃過早餐就來打球,中午相約到附近喝茶,下午又回來繼續切磋。比賽期間記者接觸過的義務承擔接送工作的財叔和老周都是如此,他們從童年就熱愛乒乓球,到了加拿大打拼了大半輩子,退休之后天天到球館“報到”。馮典興回憶,有一次連降暴雨,義工們認為第二天一早不會有人來打球了,所以到了9時30分還沒開門,結果球友們打電話找到馮典興,告訴他大家已經在門口等了很久。自此之后,他決定球館連春節也風雨不改地開放。“絕大部分在這里打球的都是會員,每年需交450加幣(約2300元人民幣)會員費,此外沒有其他收費。”

除了每隔兩年舉行轟動全市的國際邀請賽之外,加華乒協還每年定期舉行公開賽,參加者中不乏青壯年華人以及其他族裔的加拿大民眾。

由于協會不斷壯大,加華乒協如今已經在籌建新的總部,預計明年年底落成,至少可以容納50張球臺。馮典興告訴記者,以往在加拿大占據乒乓球器材市場的是外國品牌,從2012年開始,廣州雙魚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大幅飆升,現在不止華人圈子,甚至擴展至主流社會都知道中國的乒乓球器材性價比高。“作為華人球會,我們當然希望繼續使用來自祖國的器材,最好是明年新球館建成之后,50張球臺全是雙魚的,那樣的場面絕對更讓華人們自豪。”

乒乓球左右萬錦市長大選

決賽之后,主辦方在當地最大的酒樓舉行答謝晚宴,一個民間體育組織筵開80席的壯觀場面,本報記者還是第一次見識。這同時也是一個為協會籌集資金的活動,入場人士每人需要支付60多加元(約合300多元人民幣),即便售價不菲,門票也早早售罄,晚宴上男士一律西裝革履,女士無不精心打扮。在下午的比賽中為優勝者頒獎的除了有來自贊助商的代表與萬錦市政府要員之外,更有現任加拿大移民部部長。這已經讓記者足夠吃驚了,沒想到,當晚出席晚宴的嘉賓更加重量級,除了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薛冰,還有加拿大國會議員、安大略省貿易廳廳長等政界要員,加拿大乒協主席也到場祝賀比賽成功。

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的萬錦市市長薛家平演出最“落力”,他首先邀請中國隊隊員上臺共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之后更驚喜演繹《上海灘》,夸張的臺風與半咸不淡的中文發音把全場氣氛推向高潮。“因為加拿大華人乒協的努力推動,萬錦市的乒乓球普及與發展非常成功,我們還將承辦2017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這是我們第一次舉辦世界頂級乒乓球賽,我不得不自豪地宣布,萬錦當之無愧地成為加拿大乒乓球之都。”市長的發言鼓舞人心,全場一片歡騰。

今年5月,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專題報道《科技產業的泡沫破了嗎?讓乒乓球來告訴你》,文中大談對硅谷高科技產業發展速度減緩甚至科技泡沫即將破滅的擔憂,而支持這一觀點的竟然是乒乓球臺銷量在當地驟減。別看北美地區的乒乓球選手大賽成績不怎么樣,但這個項目卻與當地的政治經濟息息相關。萬錦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向以來,華人并不熱衷政治,在選舉中的投票率一直偏低。法蘭克·斯卡拉蒂在競選市長的時候,當然不止起一個接地氣的中文名“薛家平”這么簡單,他還主動聯系加華乒協,希望協會號召更多華人參加投票。在總人口不到40萬的萬錦市,加華乒協的會員接近1500人,協會的影響力無疑是相當驚人的。

城市高檔會所

擺滿乒球臺

向高校捐贈球臺也是雙魚推動乒乓球年輕化的舉措之一,盡量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也是國際乒聯的發展策略。廣州輕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乒乓球在北美地區不僅是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更已成為當地主流社會的社交手段,越來越多公司購置球臺,提供員工在工作之余使用。

也就是在雙魚杯舉行的同時,一個名為“雙魚之夜”的活動在多倫多市中心的高檔會所舉行,活動現場擺放著數張乒乓球臺供客人切磋,入場費竟然高達1000加元(約5000元人民幣)。雙魚在加拿大的營銷代理趙先生告訴記者,當地主流乃至上流社會越來越喜歡在私人聚會中增加體育元素,而乒乓球是北美人的首選。從球臺的銷售情況分析,目前普通家庭與公司企業的購入量平分秋色,后者甚至呈趕超態勢。“過硬的品質配合到位的營銷策略,現在這個中國體育品牌在北美的名聲越來越響,我們還會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與相應風格的室內設計方案打包出售,效果十分理想。”趙先生說。

加拿大華人乒乓球協會李主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在《廣州日報》工作,移居加拿大之后,他見證了“中國制造”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努力。“中國品牌要進軍接近飽和的北美體育器材市場并成功搶占市場占有率,談何容易!以往的中國制造以加工為主,現在更多中國名牌正在努力在海外打響名堂。我認為雙魚這個廣州老字號乒乓球器材品牌進軍北美的路子走得相當成功,做到了從零到有,4年內營業額呈10倍增長,在加拿大乒乓球器材市場的占有率已達70%以上。”李主席說,“老實說,中國的體育項目能夠在世界上長期占據霸主地位的只有乒乓球,而中國體育器材品牌中能夠走向國際并率先出名的,我相信也只能是乒乓球器材。”

廣州老字號搶灘北美市場

記者在比賽期間聽到的、看到的都是當地華僑、華人對來自祖國的乒乓球器材的肯定與贊賞,在北美生活多年,他們感慨祖國的發展一日千里的同時,對任何來自國內的人與物均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與歸屬感。

馮典興特別期待中國乒乓球器材品牌能在北美市場站穩腳跟,經商多年的他感慨,以往中國產品進入北美市場幾乎都是依靠貼牌加工,現在能真正以自有品牌或者民眾品牌的方式進軍北美,靠的是過硬的品質與靈活的方式。“外國人到中國做生意難,中國品牌打入北美市場更不容易。我幾十年前就知道雙魚,但是能用上相關器材還是近幾年的事情。”他說。

原來,國際乒聯在2010年開始發動處于世界前列的乒乓球器材制造商,合力推動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等乒乓球落后地區的發展。通過雙向選擇,雙魚負責北美地區。從2013年開始,每年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行的國際乒聯系列賽中,廣州雙魚至少負責其中4項比賽的器材贊助。雙魚從公開賽開始投入,繼而是規模較大的北美杯與泛美運動會,大學生聯賽也進入了贊助的范圍,而對民間賽事的支持還是第一次。

此外,雙魚還向多倫多大學乒乓球俱樂部捐贈球臺,俱樂部主席田伊琳透露,同學們早就知道雙魚的球臺質量過硬,現在多了這么多球臺,大家甭提多高興了。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