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福利-午夜免费福利片观看-午夜免费福利网站-午夜免费福利影院-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東南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亞頻道 >  八閩鄉音
打造民生人防 融合城市經濟發展——福建人防“十二五”建設巡禮
分享到:
2016-05-13 08:2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藝

福建省人民防空辦公室黃偉生主任(左三)在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林東偉(左四)的陪同下,到廈門大學芙蓉隧道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考察。

新華網福州5月11日電(程立葳)什么是“人民防空”?提起這個詞,你或許先想到的,是隱藏著城市角落的地下防空洞,或者是在特定日子里拉響的防空警報。

在遙遠的戰爭年代,這或許是人民防空建設的全部。但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民防空建設已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

作為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居主體地位的福建,人民防空建設任務的艱巨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在以“發展大融合、能力大提升”為基調的“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福建人防人著眼于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使命任務,在這五年里走出了一段極不平凡的歷程,將人民防空事業推向嶄新境界。

起步較晚,福建人防建設亟待提升

人防工程是人防戰備的“家業”,是人防部門服務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重要載體。經過多年的發展,福建人防工程建設已初步形成以結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為主體,以早期人防工事、單建式人防工程、兼顧人防地下工程為補充的綜合防護工程體系。

然而,在“十二五”規劃實施之前,福建的人防工程建設,是稍顯落后的。

福建省人民防空辦公室主任黃偉生告訴新華網記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福建省集中修建了71萬平方米的人防工程,然而,已開發利用的不足三分之一。

“由于突出人防戰備要求,以往福建地區建設的的人防工程,大多數屬于單建式,使用功能單一、布局不夠合理,且條塊分割,綜合利用率低,與城市建設融合度不高,造成資源浪費。”黃偉生主任說。

上個世紀90年代,有一些早期人防工程被租給水果商儲藏香蕉;或開放給市民夏天納涼用。但許多人防工程在和平歲月中被遺忘、閑置。

而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工程主體結構差、滲漏泡水嚴重,通風、電氣等設備設施老化失效,使這些工程防護功能降低、安全隱患較多,不僅開發利用難度大,還直接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不過這一切,在“十二五”期間,得到了明顯的改變。

順勢而為,實現人防工程建設大發展

福建省地處海峽西岸,是全國唯一的一類防空省,9個設區市均為人民防空重點城市,對人防建設提出了有著更高的要求,但也為人防建設和開發利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黃偉生主任告訴記者,人防工程建設高潮的掀起,是從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正式施行開始。而“十二五”之后,人防工程才開始真正與城市建設發展相融合。

可是,人防建設要怎樣才能“融合式”發展?這不僅考驗著福建人防工作者的智慧,也考量著城市決策者們的國防觀念。

作為國內首個也是最大的融合式平戰結合人防綜合體,福州中防萬寶城于2014年開工建設,2016年底將交付使用,它是福建人防建設工程的里程碑、也是全國人防建設工程的標桿性建筑。

位于福州工業路上的中防萬寶城,總投資達22億元,總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該工程作為科研試點應用項目,將大型人防工程建設深度融入城市建設,實現人防建設戰備、社會、經濟三大效益。

當然,提高城市整體防護功能,僅靠建設大型人防綜合體顯然不夠。黃偉生主任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福建省人防辦在健全省、市縣級防空防災指揮所的同時,大力推進醫療救護工程、專業隊工程建設,提高各種專業工程的比例,為戰時防空襲、平時防災救災提供了配套完善的防護工程。

而在改造早期人防工程方面,福建人防也是走在全國前列,創新了早期人防工程開發利用的新形態。

一是開發利用早期坑道工事,將部分人防工程改造成物流倉儲、博物館、大型商場、地下試驗室等場所。二是把人防工程轉換為便民通道。如廈門的鴻山人防隧道、鼓浪嶼龍山隧道、筆山隧道、鼓聲隧道、美仁隧道等,已成為市民便捷出行的通道。三是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結合人防工程建設,平時作為交通干線具備車輛通行功能,戰時經過平戰轉換,可作為人員物資掩蔽、專業隊、醫療救護等工程使用。四是將與民房建筑結建的防空地下室工程作為停車場使用,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

其中,廈門鼓浪嶼英雄山防空洞、廈大芙蓉隧道的改造,都為早期人防工程的開發利用,提供了范本。

鼓浪嶼英雄山防空洞,在戰爭時代是鼓浪嶼居民的避難場所。福建人防引入社會資金,將其改造成貝殼博物館,使原本無人問津的防空洞成為島上的又一新景點。目前,貝殼館內共有6800余種珍稀貝殼,這些貝殼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南北兩極,包括海生、淡水和陸生。

而廈大芙蓉隧道,則變身大學生創業基地,隧道兩側布滿了大學生的涂鴉作品,被稱為“中國最文藝的隧道”,吸引著無數文藝青年及游客來此觀光。

不斷探索,提升人防信息技術新功能

提高人民防空核心能力,就是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防護能力,主要是提高平戰轉換、預警報警、整體防護、應急救援、指揮控制、綜合保障六種能力。

那么,福建人防是怎樣讓這些概念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呢?

首先,福建人防加強組織指揮體系的建立,“目前,省、市兩級人防基本指揮所、民防應急指揮中心、機動指揮所全面建成。”黃偉生主任告訴新華網記者。

其次,改變了過去通信手段單一、技術落后局面,進入了綜合運用現代化通信技術的發展階段。

在“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基本建成以光纖、衛星、短波通信為骨干的人防信息傳輸網絡,開通了省本級與9個設區市的音頻人防專網,安裝了空情信息接收自動化處理系統,完成人防指揮信息系統軟件、綜管軟件安裝和城市防空襲指揮演練系統項目建設。

其中,人防衛星通信網入網建設和人防“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設已經完成。

有了完善的指揮體系、先進的通信傳輸系統,那么,能否迅速準確地傳遞和發放防空警報信號,及時、有效地組織人民群眾開展防空襲、防災害斗爭,則至關重要。

對此,福建人防根據國家人防辦2013年下達的任務,與廈門日華集團合作,研發了基于電子屏多媒體多功能防空防災預警報知系統。該系統具有發布防空襲警報及防災警報通知功能,同時還可以發布各種文字、語音、音響、圖像等多媒體信息。

“這套系統可以裝在各種戶外LED屏、公交車車載電視等上面,在平時,可以作為廣告牌來使用,而一旦到了需要發布防空襲警報及防災警報時,就可以變成多媒體警報器,無論你在哪個角落,都可以第一時間看到人防發布的信息。”黃偉生主任介紹道。

目前,這套系統在福州大學城、廈門火炬高新區進行試點,并逐步向全省推廣。

此外,福建人防還自助研發了人防工程質量監督平臺、防護設備產品電子注冊系統等軟件,提高了全省人防工程監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改革創新,人防宣傳教育“五進入”成果顯著

過去,我們對“人防”的理解過于片面和單一,它總是披著神秘的面紗,讓人欲探不敢。

但是在新時期,若還是對人防建設遮遮掩掩,不僅不利于人防工作的進展,還會威脅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

“以往的人防工程,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但在‘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內大部分的人防工程,都會掛上人民防空的標示,一旦群眾需要隱蔽,能躲到哪里一目了然。”黃偉生主任告訴新華網記者。

但這并不是全部。要讓一項工作真正為人熟知,宣傳引導不可或缺。

福建人防聯合福建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軍區政治部等五部門,以國內首部人防教育科教片《居安思危 備戰人防》為載體,以舉辦專題講座、發放知識讀物和媒體音像宣傳等為手段,結合各類重大活動,推動人民防空與防災知識宣傳教育普及開展。

2013年,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賦予福建省在學校開展人民防空教育試點任務。福建省人防辦配合省教育廳在“人防知識教育進校園”方面,福建人防更是做了不少創新。

如果你見過一本名為《福建省中學生人防知識教育讀本》的繪本小冊,一定會為福建人防在人防知識教育進校園的工作叫好。

這本八開大小的小冊子,將防空逃生、規避災害、自救互助的知識和技能,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孩子們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學會了應對突發性災害事故的方法,提高自救互救的生存能力。

在高校教育方面,福建人防與廈門大學合作,進行高校人民防空教育內容科研課題研究,把人民防空教育的內容編入了福建省高校《軍事理論與訓練教程》,進入全省高校課時,成為高校學生的必須課。

福建人防還與廈門大學、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合作,編制了福建省高校人防知識教育教學示范課件,配發給全省高校軍事理論暨人防教育教師。

福建人防還創新了大學人防教育模式,與福州大學合作,籌備研發《福建省高校人民防空教學訓練mooc教程》,延伸人民防空教學平臺,開拓大學生“人民防空教育互聯網+”新模式。

在人人都喊要“寓教于樂”的時代,福建人防更是將這一口號發展到極致。

2015年3月,由福建省人防辦組織研發的國內首款防空防災電子游戲《絕對部落》正式通過國家人防辦驗收,開始在福建全省范圍測試運行。

黃偉生主任告訴新華網記者,這是我國第一款集國防知識教育、宣傳人防技能、普及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常識于一體的游戲軟件。

該軟件著眼于城市重要經濟單位和個人安全保護常識教育,以信息化戰爭背景下空中打擊和自然災害為背景,設計城市模擬經營和重要經濟目標防護關卡兩大系統,通過網絡游戲形式讓游戲玩家身臨其境學習防空防災知識。

此外,福建人防還充分利用每年“國際民防日”、全民國防教育日、《人民防空法》頒布日、“12.4”憲法宣傳教育日等重要紀念日和防空警報試鳴日,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軍防教育專家開展全省人防系統視頻講座,打造主題活動品牌。并編輯了《憲法知識100問》發布在省人防門戶網站和機關OA系統,促進憲法知識的學習。

健全法規,保障人防事業新發展

為了加快推進人防事業發展,營造了好的法治環境,福建人防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十二五”期間全面推動人防政策法規建設,全省縣以上人防主管部門共出臺人防規范性文件103份,其中省本級39份,初步形成了比較配套的人防法規政策體系,有效解決了人防建設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

如制定了《福建省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統籌建設人民防空工程的規定》。與福建省住建廳聯合出臺了《福建省城市人民防空建設專項規劃編制管理辦法》。

配合福建省人大法工委參與對《福州市人防空警報設施管理辦法》與強制法沖突的部分條款進行了清理,對福建人防行政執法主體的執法依據和行政執法行為的執法依據進行了梳理。

舉辦了9期全省人防依法行政法規培訓班(其中省辦機關2期)。全省人防系統分管法制建設工作領導、法規處(科)長、執法隊長共723人次參加了培訓,強化全省人防系統干部職工依法行政意識,培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人防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人防行政執法隊伍素質,全面提升了全省人防干部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結合福建省人防工作實際,福建人防制定了《福建省人民防空辦公室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六五”普法規劃》,五年來自籌資金投入法制培訓、普法宣傳和教育經費達1100多萬元,以保障普法宣傳教育各項工作的落實。

福建人防還大力開展咨詢與政策解讀活動,及時解答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法律幫助。

而就在今年5月,福建人防被評為福建省2011-2015普法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踐行宗旨,實現人防隊伍實力大提升

履行戰時防空搶險、平時服務、應急支援使命任務,防災救災,所有工作都離不開隊伍建設。

“然而,人防專業隊伍整組難度大,人防專業隊伍訓練骨干的培養還比較弱,但福建人防對于人防隊伍的建設卻始終沒有懈怠過。”黃偉生主任說。

“十二五”期間,福建人防在全省各地每年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活動,在試鳴警報系統建設和警報信號覆蓋率的同時,組織人防、消防、地震、應急、紅十字會以及機關、企業、大中學校、居民等進行多形式、多課題的防空防災疏散掩蔽、救護演練和民防知識宣傳。

為全面提升應急保障支援能力,福建人防機動指揮所每年進行多課目、大范圍、長時間的集訓并組織考核,組織20多批次人防指揮、通信、工程等專業人員到軍隊院校、科研院所和人防設備生產廠家進行相關業務強化集訓,有效提高了業務技能。

2013年,根據國家防辦人防系統訓練比武競賽活動總體部署和具體計劃安排,福建人防還組織了預賽、初賽,并參加了軍區復賽和國家的匯報表演,參加預賽的590名同志及格率達到了90%以上,參加初賽的149名同志良好率達到80%以上,有2人被國家人防辦評為優秀組織者、3人被評為“六通”領導干部、7人被評為“六會”型機關干部、7人被評為“六能”型技術骨干;6個單位被南京軍區評為“先進單位”、15人被評為“先進個人”。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 許可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東南網授權法律顧問 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 毛行熙、陳武、張英琴 律師 電話:0591-87921115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