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為福建自貿試驗區最大的片區,廈門自貿片區在成立一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自揭牌至4月7日,片區新增企業11480戶,注冊資本1656.9億元人民幣;福建省自貿辦通報的160項創新舉措中,廈門片區有80項,30項屬全國“首創”;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獲國臺辦授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惠民生、促轉型、融兩岸,大膽改、大膽闖、大膽試,一年來,廈門自貿片區持續釋放紅利,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讓改革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
今起本網推出系列報道,聚焦“自貿時代”的廈門樣本。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成立一周年”系列報道之一:
開放創新 廈門起舞“自貿時代”
要著力在產業集聚上做大增量,在制度創新上打造亮點,在產業轉型上加快步伐,在為民惠民上提高實效,不斷拓展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新局面。
新華網廈門4月18日電(王永剛 劉默涵)3月底,在一場名為《廈門自貿區政策研究和評估》課題成果評審會上,中國社科院專家為掛牌一年來廈門自貿片區的表現點贊。中國社科院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高端智庫,位居全球第31位。
能讓中國社科院專家點贊,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靠的是優良的營商環境和卓有成效的創新之舉。
這是繁忙的廈門港海天碼頭(2015年12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攝
從30到23,營商環境改變帶來了什么?
一年前,廈門片區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自評,排名是全球第30位。一年后,再次自評,廈門片區的營商環境排名提升至23位。
營商環境的改變,企業最有發言權。
去年11月26日,廈門外代報關行報關員小皓登錄“廈門海關網上預約查驗平臺”,為該公司代理報關的一票無紡布申請預約查驗。15分鐘后,小皓收到該平臺發來的回執短信,調柜時間、查驗場地、卸貨區域等信息一應俱全。
“以前預約海關查驗,需要從公司跑到海關查驗大廳,路上和排隊耗時不說,有時候還出現多個現場同時需要預約的沖突。有了這個新平臺,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
今年3月初,在外貿企業日常走訪時,廈門海關了解到朗美公司有4個柜價值52.23萬美元的馬達、顯示面板、踏板等保稅料件沒用完,準備通過“香港一日游”的方式轉售給另一家企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海關關員及時向企業宣傳保稅料件交易這一制度創新,并委派業務骨干指導企業辦理相關手續。
朗美公司關務謝經理說,這一舉措讓公司享受到了保稅料件交易業務帶來的真金白銀:較“香港一日游”為公司節省了5萬多元的物流費用及大量的物流時間。
海關方面的創新舉措,最能直接反映營商環境的變化。除此之外,廈門自貿片區在服務入駐企業方面“軟硬兼施”。
2015年3月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綜合服務大廳投用,80個窗口,進駐了20個單位。一年來,11480家企業正是通過這些窗口獲得諸如投資設立、變更、社保繳交等諸多“一站式”服務。目前,廈門自貿片區已初步形成融資租賃、進口展示、跨境電商、飛機發動機維修等高端服務業集聚發展的良好環境。
營商環境的改變,港口吞吐量是晴雨表。
自貿試驗區范圍試點免除集裝箱查驗服務費,廈蓉歐班列打通臺灣地區貨物經廈往返歐中亞的快速通道,“廈門—海口”集裝箱快線首航……一連串組合拳,打出了“互聯互通”的廣闊天地。
廈門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918.3萬標箱,增長7.1%,增幅躍居全國沿海八大干線港口第一名。港口吞吐量突破2億噸關卡,增長2.53%,增速躋身全國第二。
在世界經濟復蘇形勢仍不明朗、全球航運業持續低迷的形勢下,這反映出廈門自貿片區改革創新紅利初步顯現,爭創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努力也開始逐步顯效。